“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倾斜力度’,让我们倍感温暖和信心满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在审议报告时说。
“贵州大学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服务地方为根本,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立足自身人才和学科优势,在大数据、新能源动力电池、工业废弃资源转化利用、山地高效农业等重点领域强化攻关,找准结合点、瞄准关键点、选准切入点,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贵州在‘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中不断彰显‘贵’的地位、贡献‘大’的作为。”宋宝安说。
作为一位从事植物保护研究的全国人大代表,宋宝安常年奔波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实验室。今年春节假期刚结束,宋宝安便马不停蹄地前往贵州凤冈、湄潭、瓮安、贞丰、清镇等茶叶主产区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做好“干净茶”“生态茶”的情况。围绕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的需求,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团队,组建了企业联合体和发挥全国高效低风险农药创新联盟作用,正与国内知名企业加快杀虫除草抗病绿色农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每每谈到植物保护和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话题,宋宝安总是精神抖擞,这是他为之奉献了大半辈子的科研事业。
“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近年来始终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挖掘绿色经济潜力,成就了像茶产业这样的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更为守护好生态作出了贡献。”宋宝安说,“这些年,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汇集民智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目的是帮助解决地区农业产业面临的困难。”
多年来,宋宝安构建了“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大力推行“以虫治虫、以草抑草、免疫诱抗”的防控技术。发展了基于作物健康导向全程免疫防控技术和创新产品。
如何助力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宋宝安谈起了三个方面的打算。
——在以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为引领,持续发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宋宝安表示,贵州大学将依托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建立一支含院士、长江、杰青等12位国家级人才在内500人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绿色农药的创制及粮经果蔬茶等重大作物病虫害的持续治理。瞄准建设绿色农药与山地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加快我国绿色农药创新,助力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同时,通过教育部直属院校对口合作计划,引进中国农业大学谯仕彦院士,全职引进长江学者杨富裕教授等高层次人才,与大北区集团合作成立贵州大学大北农研究院,围绕贵州畜牧产业和粮食生产中的重大难题,开展生态畜牧、生物育种和农业大数据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与产业化转化。继续发挥博士产业专家团队作用,抓好一院一产业特色,全面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以大数据战略科学家为引领,集合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方面。宋宝安表示,贵州大学将通过部省合作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对口合作工作安排,华东师大副校长、大数据领域长江学者周傲英教授挂职我校副校长领衔组建团队,利用全国唯一一个大数据战略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大数据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磷煤化工,以大数据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与相关龙头企业持续开展合作,重点围绕东数西算、教育数字化转化、数据要素流通、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成果转化。
——在以资源环境战略科学家为引领,主动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宋宝安谈起了贵州大学正在开展的工作。“目前,贵州大学以周少奇教授等国家级人才为领衔的资源环境科研团队,针对困扰我国西部7省区典型缺水地区农村给排水一体化处理的难题提出了技术创新方案。”而贵州省科技最高奖获得者陈肖虎教授提出的锰渣分类、资源化综合回收的创新新工艺已被大龙汇成采纳,建成了年处理10万吨锰渣生产装置,产生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