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 >

河北石家庄打出农业产业“特色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2022-03-11 10:46:48
又是一年春耕农忙时。行走在石家庄广大农村,只见田间地头处处透露出生机,辛勤忙碌的农民洋溢着满满的喜悦。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幅欣欣向荣的农业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石家庄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施策,强力攻坚,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全市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步伐,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贡献。

没有兴旺发展的产业,乡村振兴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如今,石家庄市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越来越多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了大众视野,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春耕透着“科技范”

“点一下屏幕上的按键,有一段时间没用了,看看还能不能正常操作机器。”

“先灌上水吧,让无人机试飞起来。”

“过几天马上就要喷药了,咱得确保机器不能出现问题。”

……

又到一年春耕备播时,近日,在藁城区丰可得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几台机器隆隆作响。该合作社负责人刘和宾和机手正在认真地检修着春管要使用的机器。

“机器上配备精准施药系统,直接把配好的药加进去之后就不用再管了,机器都可以自动调节配药。像这种带有精准施药系统的打药机器,我们合作社一共有5台,每年到春管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到。”刘和宾说。

“最早之前就是人背着小药桶打药,一个人一天最多才喷十几亩地,现在可好了,不仅有这种喷药机,我们还有3台植保无人机,这一天下来能喷个100多亩地呢,省时省工又省力。”刘和宾说,“种地,更要‘慧’种地,每年的春耕中,农机都要‘大显身手’。机器就能完成施肥、打药、播种等农业生产任务。”

据了解,藁城区本着“强弱项,破瓶颈,补短板”的要求,重点推广了农机深松技术,农作物植保机械化技术。截至目前,藁城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62.9万千瓦,拥有拖拉机5541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6台,拖拉机配套农机10264部,小麦联合收割机2162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203台,全区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近年来,该区在农机智能控制、作业监管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安装智能监管设备近千套,辅助驾驶系统2套,智能控制系统10余套。

今年春耕,藁城区“以机代人”,处处透着“科技范”。截至目前,藁城区建设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20万亩,梅花镇、南营镇等6个乡镇的98个行政村及18个新型经营主体,按照整村推进,集中打造的原则,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整地播种、统一播前播后镇压、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八统一”生产模式,统一落实绿色高质高效管理措施。

有机蔬菜尽显“高端”

3月3日,井陉县测鱼镇和平庄园的配菜室内,和平庄园负责人魏和平正和工人们一起把刚从大棚内采摘下来的蔬菜进行分拣过秤,随后又在装好的蔬菜盒上贴上了有机蔬菜认证标签。

“园区内有西红柿、黄瓜等高端有机蔬菜50余种,这些蔬菜都是经过相关机构检测合格,常年供应市里的各大超市。”魏和平笑呵呵地说,“咱家的蔬菜消费者都说好,还有不少消费者直接联系我,从这里订购蔬菜。”

和平庄园始建于2008年9月,规划占地面积5000亩,核心区面积1500亩。庄园所在的测鱼镇海拔450米,空气污染小,水源和土壤质量也非常好。依托现有优势,魏和平逐渐把和平庄园打造成了井陉县有机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

2020年,和平庄园被确定为国家有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单位,入选第十批国家标准化农业示范区。

魏和平带着记者来到一座种植西红柿的温室大棚。他顺手摘下一个西红柿递给记者:“我们用熊蜂给西红柿花授粉,这样种出来的西红柿籽粒饱满、果形圆润。”

大棚上端和下端通风口,都有类似纱窗的网状物,棚里则有像黄纸一样的板子。网状物是防虫网,用于防止外面的虫子飞进来,黄色的板子是粘虫板。从定植到爬秧,秧苗基本不生病、不用打药,种植出来的西红柿口感好、卖相佳。

在和平庄园,科学的标准化种植贯穿蔬菜生产全过程。“从蔬菜品种选择到种植管护,再到最后的采摘环节,我们都有严格的把控标准。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期,适时、适量、科学地浇水,精准控制水量,保证了有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园区技术负责人王永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园区一侧专门建了一个发酵池,用来收集猪、羊和鸡的粪便。园区有机蔬菜用的肥料都是发酵后的有机肥。”

据了解,近年来,井陉县以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大力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下一步,该县将依托和平庄园有机蔬菜种植优势,在测鱼、苍岩山两个乡镇,全力发展高山错季蔬菜种植,打造绿色产品品牌,提高种植效益,打造高山旱作绿色有机蔬菜基地。

多彩花卉紧跟“潮流”

3月4日,在栾城区农林高科技园区内,一辆载满仙客来花卉的货车正缓缓驶出园区大门,奔往位于郑州的花卉销售市场。而大棚内灿如云霞的仙客来正陆续开放,偌大的大棚内已经成了“花海”。花农们正熟练地修剪枝叶、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园区负责人孙秀芝告诉记者,得益于当地政府部门支持和科学管护,今年园区花卉销售情况比去年好很多。截至目前,已销售仙客来十几万盆,颇受省内外销售市场青睐。园区的“洛神源”商标还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仙客来花期长,从当年9月份可以开到来年5月份。室温控制在0至25摄氏度都可存活。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开得比较旺。“仙客来花形很漂亮,这些年一直有很大的市场,尤其每年年底需求量更大,明年会继续增加仙客来的繁育数量。”孙秀芝说。

栾城区域特定的自然因素和气候条件加上合适的温室设施,有益于仙客来的生长,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栾城仙客来盆花。此外,栾城区仙客来种植还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生产种植,从品种选择、育苗、基质、上盆,到开花上市销售,整个栽培周期都按照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管理,使仙客来盆花株形美观、花色鲜艳、花色丰富。

“我们仙客来盆花连续获得第7届、第8届、第9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连续几年获得河北省年宵花卉一等奖,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深受客户欢迎。”孙秀芝自豪地说。

近年来,栾城区花卉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和增强“栾城花卉”的影响力和经济驱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南茶北移“一叶”致富

春回大地,气温渐暖,正是春茶茶树生长的黄金时期。走进位于灵寿县南营乡东寺岭村盘龙湾茶产业种植合作社,青山环抱间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显得格外亮眼。工人们穿梭于茶垄间锄草、施肥、浇水……忙而有序,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早的热闹景象

“随着这几天气温的升高,我们还要及时地打开棚口,给茶树进行通风。”东寺岭村村民武志强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说,到了4月20日左右就可以采摘新茶了。

南营乡东寺岭村距县城约70公里。该村2009年开始发展茶叶种植项目,“南茶北移”成为当地特色产业。2013年该村成立灵寿县盘龙湾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务工、分红等形式吸收全村105户参股。经过多年发展,茶叶种植规模达到了170余亩,显著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增加了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现如今,灵寿县茶叶种植产业已经发展成以东寺岭村盘龙湾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产地,带动周边漫山、抓麻、北营、南营、东寺岭村发展茶叶种植。截至目前,全乡共栽植龙井茶300余亩,年产茶2000余斤,年产值达700余万元。

“经过多年种植我们总结出一套北方种植茶叶的经验与技术,如今已经形成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今年又增加50亩。下一步,我们要借助周边五岳寨、花溪谷等众多旅游区的优势,计划打造集茶园观光、品茶、茶叶及果树采摘、水上乐园、绿色康养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项目,带动百姓致富增收。”东寺岭村党支部书记王献民介绍。

近年来,灵寿县结合省、市确定的5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种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下一步,该县将因地制宜,按照构建“一带、三线、两片区、多基点”的产业种植布局,做好重点产业上规模、打品牌,形成龙头带动效益,充分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沟一特”的发展目标。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