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镇田心村高标准农田连片区,三台大马力拖拉机挂着犁耙,在广袤的田野里耕出一道道“五线谱”。正午,官红辉和另外两名拖拉机手停下手里的活计,将拖拉机开到地边,找个遮阳地儿准备吃午饭。
眼前这块连片地面积有800多亩,是当地烟农合作社在今年1月的时候从三个村流转过来的,经平整后再以成本价返租给有需求的烤烟种植户。“一台拖拉机一天能翻犁三四十亩,得抓紧时间。”十几分钟后,官红辉等人便吃好了饭,擦擦嘴,跳上拖拉机继续开工。
官红辉是蒙自市鸣鹫镇大石板村的一名烤烟种植户,也是当地烟农合作社的一名“加盟”机耕手。2014年,他拿出种烤烟攒下的钱买了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干完自家活计后帮本村或外村人犁地,从此走上了“烤烟种植户+机耕手”的路子。
这些年,蒙自市烟草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号召,在当地大力推广适用农机具。官红辉购买拖拉机的同时,当地烟农合作社也在蒙自市烟草部门的支持下扩了大机耕队伍,先后购进了30多台大型拖拉机。
2016年下半年,官红辉的机耕活计不好找,年底一算账,不找不亏,他索性把拖拉机卖了。数月后,得知烟农合作社面向社会租赁拖拉机的消息后,他又乐呵呵地重拾旧业,向合作社租了一台马力更大的拖拉机。“烤烟种植地集中翻犁的时间不长,通过这种方式既能盘活资源,又能稳定合作社的收益,一举二得。”烟农合作社技术员介绍道。
官红辉租到的拖拉机,租赁时间5年,除了支付的3万元保证金,每年付给合作社2万元租金,租赁期间的燃油费和维护保养费,由他自个儿承担。
“签协议的时候合作社明确了,有烤烟种植区翻犁任务时,要优先保证。”官红辉说,这条要求他举双手赞同,“就算是自家的地没犁好,也不能误了大伙儿的事。”
作者:邓楚瑜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