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 >

减糖,代糖贡献不可小觑

——

2022-04-12 17:19:01

蔗糖的使用由来已久,尤其是少年儿童对蔗糖甜味的特有味感依赖性是难以撼动的。如何既能满足对甜味的喜好,又不过多摄入糖,特别是对于需要控制糖摄入的人群,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国也是食糖(主要是蔗糖)消费大国。作为人口数量庞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与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食糖的年消费量也从上世纪50年代的200万吨增至上世纪80年代的700万吨,近年稳定在1500万吨。尽管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食糖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自给率仍然只在 60%-70%之间。中国糖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食糖每年大约有600万吨市场缺口。

另一方面,糖的过量食用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健康。过度摄入食糖除了会导致龋齿的发生,也会增加肥胖、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的患病风险。这使得许多国家纷纷开始了“减糖”行动,如美国、英国和法国针对含糖饮料进行糖征税,丹麦针对巧克力、冰激凌等产品制定了“肥胖税”,这些政策的制定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我国已将减糖上升至国家管控层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动”: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

代糖,由此走进公众视野,走向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代糖指的是人工甜味剂像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等,以及天然提取物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还有一些糖醇类功能糖如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与含糖饮料相比,喝同样量的无糖饮料,由于摄入的能量较低,更多的人不易导致肥胖,更不易得糖尿病。相对来说,0卡0糖饮品比普通含糖饮品还是要健康安全一些。

2018年,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六家专业机构联合发布了《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以配合《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的“减糖”倡导,帮助公众更全面了解甜味剂,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甜味剂作为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为爱食用甜味的人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因甜度高、能量低或不含能量、工艺性能稳定、安全性高等特点,甜味剂在过去100多年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如需控糖、减糖,合理使用甜味剂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与蔗糖、果葡糖浆等添加糖相比,甜味剂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甜度高。大多数甜味剂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数十至数千倍不等,因此只需极少的量就能获得适宜的甜度。

第二,能量低。甜味剂通常不提供能量或只提供较少的能量,人们在享受甜味的同时可明显减少能量摄入。同时由于它的血糖生成指数低,因此可供糖尿病患者及能量代谢功能受损者食用。

第三,甜味剂可以减少因糖摄入带来的龋齿风险。

此外,甜味剂的水溶性和加工稳定性好,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方便。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使用甜味剂的低糖、无糖食品和饮料,为需要减糖和控糖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之前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甜味剂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

甜味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个类别。在过去的100多年间,甜味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众多日常食品和饮料中。

使用甜味剂能显著减少食物和饮料中的能量,有时甚至可以做到无能量。需要注意的是,低糖、无糖食品和饮料中可能会有其他能量来源,所以“无糖”并不一定“无能量”。食品或饮料的能量含量,消费者可以通过阅读产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

我国是甜味剂生产和出口大国,主要品种包括糖醇类,例如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高倍甜味剂,例如甜蜜素、糖精(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以及天然甜味剂,例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按规定使用甜味剂是安全的

甜味剂在美国、欧盟及中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有的品种使用历史已长达100多年。甜味剂的安全性已得到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肯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食品安全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加拿大卫生部等机构对所批准使用的甜味剂的科学评估结论均是: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对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品种以及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都有具体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基于严格的科学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的。按标准使用甜味剂,是有安全保障的。

《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建议消费者培养吃动平衡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并号召学界和媒体积极开展科学传播,帮助公众全面了解甜味剂;同时,还倡导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希望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响应“三减”倡议,促进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甜味剂对食品的口感起重要作用,是食品最基本的配料。在食品工业中,过去常以蔗糖为主要甜味剂。近年来,由于国际上糖的库存减少和用糖料生产酒精作能源代替汽油,以及欧盟取消补贴等原因,导致糖价上扬;同时,随着现代营养学和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甜味的追求摆脱了单纯用蔗糖的局限,用各种替代蔗糖的甜味剂可以在保持食品加工特性和口感的基础上,充分显示其营养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龋齿等疾病与过多的蔗糖摄入量有密切关系,人们对甜味剂的要求不仅要口感好、低能量、而且价格合适满足消费水平。因此,开发新型甜味剂成为必然。

常见甜味剂介绍

糖醇类甜味剂是糖的衍生物,目前已开发包括赤藓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不同产品,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5%—100%。糖醇类甜味剂提供的能量比糖少,不会导致明显血糖反应,且可以显著降低蛀牙风险。

赤藓糖醇,学名为1,2,3,4-四丁醇,分子式为C4H10O4,我国原卫生部于2008年5月正式批准赤藓糖醇为新资源食品(现称新食品原料),允许赤藓糖醇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赤藓糖醇属于填充型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60%-70%,使用时有一种凉爽的口感特性。其甜味纯正,甜味特性良好,与蔗糖的甜味特性十分接近,无不良后苦味。可掩盖强力甜味剂通常带有的不良味感或风味。

由于人体内没有代谢赤藓糖醇的酶系,赤藓糖醇进入人体后,不参与糖的代谢,几乎不引起血糖的变化。赤藓糖醇是小分子物质,进入机体后有80%通过尿液排出(这部分不提供能量),赤藓糖醇的能量值仅为0.84KJ/g,而蔗糖的能量是16.72KJ/g,赤藓糖醇是所有多元糖醇甜味剂中能量值最低的一种。这一独特的代谢特点,使得赤藓糖醇对糖尿病人等糖限量的特殊消费人群是非常安全的,也非常适合于肥胖病患者、高血压病人和心血管病人食用。龋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腐蚀牙齿的珐琅质造成的,由于赤藓糖醇不能为上述病原菌所利用,因而其所制成的食品对保护少年儿童的口腔健康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