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 >

涨价已过半年,调味品企业有喜有忧

——

2022-05-12 11:18:13

自2021年10月至今,调味品企业一直“涨”声不断。海天味业、李锦记、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加加食品、天味食品、雪天盐业、苏盐井神、涪陵榨菜等多家龙头企业纷纷宣布上调产品价格,其余大中小品牌也先后跟进。

不过,调味品的流通特性导致了“涨价潮”对全链条的市场影响需要一定时间逐步传导至终端。因此调味品企业的产品提价行为,并未立竿见影。涨价已过半年,调味品涨价究竟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呢?

20220511171021025

头部企业领涨

有的跟涨有的观望

目前,大部分调味品上市企业2021年财报、2022年一季报均已出炉,部分企业在涨价之后的盈利能力改善也非常明显。比如,海天味业在成本压力大幅上行的背景下,2021年仍保持了利润正增长,其2021年第四季度毛利率高达38.13%,除了规模效益摊低成本之外,提价带来的毛利提振效益也颇为明显。天味食品在2021年加大去库存力度,同时收缩渠道和费用,并通过提价,2022年第一季度的利润端增速也较快。

调味品头部企业纷纷提价后,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太太乐、大桥、紫林、北京老才臣、郫县豆瓣、丹丹豆瓣、草原红太阳、建华香油、德昌源、六婆、重庆毛哥、广东百家鲜等企业也纷纷“跟涨”。

据了解,此次“涨价潮”,并非因经济指数上升、消费需求升级导致企业升级产品而主动发起的战略性涨价,相反,在经济不景气、疫情持续影响的外力作用下,2022年持续性输入通胀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步步攀高,国际粮价上涨再叠加大豆等粮食作物价格依旧处在大幅度上行的通道中,多重因素驱动下,调味品企业的原料、包材等成本价格仍在一路走高。而在成本压力有增无减的大趋势下,不排除部分调味品企业二次提价的可能。

但是,调味品涨价是否成功需要通过两端四轮验证:餐饮端的旺季、淡季市场验证以及流通端的旺季、淡季市场验证。本轮涨价能否顺利传导至终端,仍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四川眉山某调味品企业虽然受原料产品上涨影响也涨了价,但其零售价涨价幅度远不如成本上涨幅度大。“虽然从去年开始,我们辣椒油价格上涨了30%,菜油、大豆油价格上涨了40%,但提价导致销量达不到预期,支撑不了利润空间,人工、厂房硬成本也居高不下,因此涨价传导至终端的周期比想象中要长,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调整到位。”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跟涨”,受市场活力下降、消费受限、疫情影响等多重不利因素,也有部分企业宁可压缩利润空间,也不涨价。有的经销商直言,因为厂家没有给足自己涨价时间和空间,导致对下游客户没有涨价成功,只得以低毛利乃至亏损来维系市场。“厂家涨个5%,我们传导到消费终端就要上涨20%,消费者一看价格涨太多就不买账了。”该经销商坦言,客户和利润只能二选一的话,还是选择客户。

区域市场表现不一

餐饮、流通感受截然不同

2021年末到2022年初这一波“涨价潮”,具体到各个区域市场的表现不一,对走餐饮端和走流通端的企业及经销商而言,其对涨价的市场传导效应感受截然不同。

在餐饮端,很多供给大型餐企的定制调味品企业,哪怕原材料涨价对其利润影响很大,他们也很难对餐企涨价,企业和经销商都只能尽量压缩自己的运营成本,从而导致自身利润空间缩小。此外,由于整个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长时间歇业与持续的闭店潮依旧,加之消费端的萎缩,外出就餐人数越来越少,因此走餐饮端的企业和经销商,日子都非常难过。

武汉、石家庄等地的经销商曾坦言,这一波厂家涨价并不成功,线下动销销量迟迟不见恢复,所以哪怕厂家涨价他们也不想压太多库存。“正常走就不错了,涨那么厉害,如果我们也跟着涨,餐企一看太贵了,也许会换产品。”所以,在“涨价”与“保命”之间,经营保守的企业,都选择了先“保命”。

在流通端,虽然也受到疫情影响,但作为生活必需品,终端消费者该消费的“柴米油盐酱醋”也不会少,所以直面流通端的调味品企业及经销商,受到涨价潮的冲击力相对更小。

北京某经销商走的是商超渠道,在涨价之后便更换了新的价格标签,并且坦言来商超购物的用户对价格敏感度并不是那么高。所以尽管涨了价,但他们的库存依旧在正常运转,此番涨价影响不大。河南某过亿体量的经销商也表示“几乎没有影响”。

相比之下,处在商丘的某地级市经销商感受又略有不同:“涨价是所有厂家都在涨价,反正我们库存正常,不会因为涨价就压太多库存。据我所知,一般二批商对涨价不涨价都无所谓,反正量也不大。只有一级经销商会压货多一点,库存和效期压力更大。”

业内人士表示,调味品真正的市场售价,并不是一家两家企业出厂指导价决定的,而是要综合市场环境、厂家定价和同类型产品定价的市场规律来考量,尤其是库存对涨价的影响更大。当厂家乃至经销商都还在卖半年以前的存货时,就会主动选择不涨价来消化库存,所以调味品此轮涨价潮对终端的传导影响才刚刚开始,还远未结束。一方面是上涨的成本,一方面是萎缩的市场,无论是企业还是经销商,要想求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只能转变思维,从粗放型管理逐步转变为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逆势突围,打响自己的品牌。(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