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从一个吃不饱饭的农村娃成长为博士生导师,20多年来,杨红生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牧场”,他们的研究让渔民有了稳定的收益,让浑浊的近海变得蔚蓝,让海产品价格变得亲民,让老百姓餐桌上的海产品变得更丰富更健康。
“让每一个人都能吃上健康优质的水产品”
1964年,杨红生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四季多以红薯果腹,夏秋交替,更是有上顿没下顿。童年时的杨红生,除了红薯,唯一能补充营养的就是稻田里的黄鳝,这也是村里人偶尔能吃到的美味。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鱼,鱼就是杨红生儿时记忆中最美味的食物。
杨红生总在想,要是能让村里家家户户都吃上鱼就好了。带着这个信念,他努力学习,初中时,每天都用一盏带着风罩的煤油灯学到半夜,清晨又早早起床赶赴8里外的学校,开始新一天的学习。十年寒窗,杨红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农学院水产系(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皖西乡村现状
得知杨红生考上了大学,亲戚们每家出5元给他凑齐了学费和路费,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讲是一笔巨款。至今让杨红生记忆犹新的是,姑姑为了支持他上学,捡了一个月麻根,拿到集市上卖,才换来这宝贵的5元钱。
看着亲人们期盼的眼神,杨红生的眼眶湿润了。带着凑的60元钱,杨红生踏上了求学之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改变村民们的生活。
大学时代的杨红生
大学期间,杨红生刻苦钻研,各科成绩都十分优异,只要有机会去现场实习,他总是冲在第一个。他从来没忘记家乡,在所学的知识中,杨红生特别重视系统学习黄鳝的生物学特征、苗种繁育和增养殖技术。本科快毕业时,杨红生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乡工作,却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他们对杨红生说:“我们家宁愿穷一点也没关系,你一定要有出息。”杨红生沉默了,的确,仅仅是本科学历很难解决产业化中面临的难题,这有悖于他的初衷。
杨红生决定深造,取得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杨红生第一次来到青岛,就读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师从著名养殖水域生态学家李德尚。第一次看到大海,杨红生低头尝了一口海水,“是咸的”,站在栈桥上感受着大海,他的蔚蓝梦就此生根发芽。
杨红生在海边做调查研究
“我一定要改善渔民的生活条件”
攻读博士期间,杨红生重点开展了池塘生态养虾研究,在养殖场里一住就是6个月。每天清晨5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结束,巡塘、监测、投喂、处理数据。由于长期泡在水里,杨红生膝盖以下都溃烂了,但他仍然坚持研究,体重从140斤瘦到了110斤。他深刻地感到,改善渔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刻不容缓。
1996年,杨红生来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跟随被称为“扇贝之父”的著名科学家张福绥院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我国栉孔扇贝突然在山东半岛大面积死亡,那时栉孔扇贝是山东半岛沿岸主要的养殖对象,不少企业因此陷入亏损,渔民面临严重的生计问题。
杨红生和张福绥院士一同前往现场,调查后发现,养殖密度过大、环境恶化等众多原因,导致栉孔扇贝病害暴发,大面积死亡。他们提出三条解决方案:一是强调健康苗种培育,二是坚持离岸稀养,三是避开高温提前收获。方案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成效。
杨红生在实验室观察海参生长状态
解放渔民的双手,让渔民工作更轻松、生活更体面,一直是杨红生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近海海域局部环境恶化,渔业资源严重枯竭,经常出现渔民出海百里却空网而归的情况。浅海养殖区的渔民在收获海参和鲍鱼等海产品时,只穿着简陋的防水服或潜水衣,没有其他御寒措施,日积月累,下水的渔民都得了关节炎。渔民们需要长期进行水下作业,血液中氮气含量大,易形成空气栓塞,中风风险增加,威胁生命。由于近海被污染,很多渔民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潜到更深的海中,在水下,他们看不见摸不着,作业效率极其低下。
看到渔民们的作业条件如此艰苦,产量却很低,甚至不如其他国家的一半,他下定决心,首先要实现渔业生产机械化,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改善近海生态环境,增加渔业资源。
杨红生考察海洋牧场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牧场
2003年,杨红生在澳大利亚访问学习期间,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在南澳大利亚州,当地的研究部门特别重视海草,他们会定期在沿海监测海草种类、分布和生物量,每年还会出一份专门记录海草的图集。杨红生认为这项工作值得借鉴,因为海草床生态系统属于滨海湿地,是“自然之肾”和“生物超市”。海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同时也是诸多海洋生物的索饵场、产卵场、育幼场和庇护场,它对整个海岸带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回国后,杨红生调查发现,我国海草床和海藻场大面积消失,近海生物资源明显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渔获物70%以上是小型中上层鱼类,亟待开展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而海洋牧场是环境保护、资源修复和渔业持续产出的重要途径。经过十多年联合科技攻关,杨红生带领团队创建了“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融合、功能多元”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取得了海洋牧场生境系统化构建、资源生态化养护和安全信息化保障等系列创新性成果。
杨红生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年会
近年来,山东半岛持续高温,海水池塘水温高达33℃以上,导致养殖海参大规模死亡,渔民们血本无归。杨红生带领团队连续12年开展海参良种选育和健康增养殖研究。2017年,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培育出了耐温高产的海参新品种,从种质上解决了高温困扰产业的问题。但杨红生没有满足,仍然在研究培育更多具有优质性状的海参新品种。他说:“科学研究促进产业发展,我们的工作永无止境。”
除了科研工作,杨红生还以导师身份带出40个博士和12个博士后。他强调科研教育的师生接力,可以大大延长每个人的学术生涯,从而实现学术思想和创新成果的不断产出。
杨红生为博士毕业生扶正流苏
如今,年近六旬的杨红生仍然奋斗在科研一线,通过他和团队的努力,成果在山东、河北等海湾型和岛礁型海洋牧场得以应用,示范区多保持一类水质标准,资源量增加 7倍以上,莱州湾海洋牧场渔民平均年收入由5万元提高到17万元。
令人自豪的是,当今世界每养殖三条鱼就有两条是中国的,在大众的餐桌上,水产品随处可见,杨红生“让人人都能吃上鱼”的愿望早已实现。“我要把海洋牧场的概念搬到家乡,做淡水的生态牧场。”现在,他想把“海洋牧场”的概念与内陆淡水生态渔业相结合,构建“水域生态牧场”,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健康、优质的水产品。(资料来源:乡村振兴人物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