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捕鱼,在海浪里讨生活曾经是渔民的真实写照。不过随着渔业科技的发展,山东长岛渔民走上了耕海牧渔的道路。
在山东长岛南隍城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国鲍1号”海洋牧场平台上,工人们正借助升降机将鲍鱼养殖网箱从海中吊起,给鲍鱼们喂食海带。
山东长岛南隍城乡党委书记 刘国明:每一个格里养殖的鲍鱼是3斤,这样根据它的生长特点、还有水温,大约是每5天到1周喂1次,提上来喂1次海带。
通过立体化的鲍鱼养殖模式,“国鲍1号”实现了对近37000个鲍鱼单元的统一管理,年产70吨-120吨鲍鱼,销售利润在1500万元左右。而在亚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里,70万尾黑鮶正在抢食饵料,等到今年年底,这些鱼就可以达到捕捞标准。
山东长岛南隍城乡党委书记 刘国明:以前我们群众养殖的鱼苗大约都是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达到上市销售的标准,我们和大企业合作以后有效地降低了我们渔民养殖的时间成本、降低了风险,群众的收益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