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 >

2022年调味品行业走势需重点关注六个变化

——

2022-01-12 11:18:14

正如《行稳致远 进而有为——新时代下的调味品行业》一文开篇所述“进入2020年之后,突然感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变,世界也在巨变。就像一篇文章结束一个篇章,开启了新的章节一样,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世界,思考自我和适应环境。这个变化既是渐进演变,也是急进而至的,以至于很多人难以适应和应对,迷失在时代的洪流中。但是,也有很多人开始发现机会,实现逆转。”

的确,经过了多年的磨炼与沉淀,我们进入了发展关键期,亟需审慎思考、找准方向、精准发展。新的一年已经来临,行业与企业正面临更大的挑战,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为促进更多行业企业找准方向、快速有序发展,协会信息部特意编辑整理了中国调味品协会执行会长卫祥云与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燕在2021年提出的有关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点,分享给业界。

关注六大变化

○ 关注行业利润增长速度能否企稳回升

○ 关注消费结构变化对调味品消费趋势的深层次影响

○ 关注行业生产能力释放的节奏及对市场的冲击

○ 关注互联网对销售渠道体系及企业定位格局的影响

○ 关注金融资本对产业的深度渗透

○ 关注调味品复合化与区域特色融合的机遇

坚守四个信念

○ 坚守:美味是调味品企业发展的核心

○ 坚守: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提高公司(包括上市公司)质量的根本

○ 坚守:独立发展是产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

○ 坚守: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发展的根本

关注行业增长速度能否企稳回升

我国调味品行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幕后逐渐走到了台前,行业形象和品牌渗透力逐渐增强。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2020年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数据显示:入围的百强企业总销售额为1139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入围的百强企业总产量为1833万吨,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7%,产能释放较大,保持着较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比之前,增长速度已经有放缓的趋势。

截至目前,调味品上市公司(A股)中已经有16家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调味品上市公司利润继续出现下滑。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出现了整体承压的现象。

16家调味品上市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合计为605.06亿元;净利润合计88.37亿元。营业收入正增长的有12家,占16家上市公司的75%,净利润净增长的有6家,占16家上市公司的37.5%。

2021年下半年,海天味业等龙头企业根据经营需要,上调了部分产品价格。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助于调动渠道销售积极性,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使行业企业利润恢复到先前水平。

关注消费结构变化对调味品消费趋势的深层次影响

基于刚刚结束的七普统计数据,专家学者预测,“我国人口总量即将在2025到2030年间达到峰值,之后将逐步开始缓慢下降,人口负增长在不远的将来即将成为现实”,因此积极研究与探索消费者的城乡结构、年龄结构及消费结构,方能抓住不同结构的机遇。就我国的消费者总量与结构来看,呈现出分级与分众的特征。

分级方面,注重品牌、高效、体验的消费升级与注重价美、放心、易得的消费平级同步进行。

城乡结构层面,高线城市看好高端消费,县乡市场表现为高性价比消费。下沉市场拥有更大规模的用户及需求,尤其是四线及以下市场的人口数量高达人口总量的七成,对应的GDP占比也超过五成,未来的消费能力极具潜力。

年龄结构层面,老年群体、Z世代、单身及小家庭群体的消费结构也各有特色。老龄化加速将成为大健康、食品烟酒、便捷生活服务等行业的重要增长动力;Z世代将更注重个性化和悦己型消费;单身及家庭小型化趋势对产品形态、产品体验、消费频次也将产生新的影响。

关注行业生产能力释放的节奏及对市场的冲击

调味品产业进入者众多,包括了现有竞争者、上下游之间的转移、产业并购,资本投资和国际合作等,竞争激烈且竞争实力和能力良莠不?。行业产能相对饱和,竞争主要体现在集中度提高和差异化经营上。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一定的内卷行为,个别领域的竞争无序且低效。

同时,调味品行业的产能也在快速扩张。

近年来,虽然调味品行业有集中化趋势,但由于调味品行业自身的产品消费特点,集中化进展比较缓慢。而随着大量的新增产能投产,产业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大企业以成本和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中小生产企业要么进行转型细分领域,要么退出市场。

关注互联网对销售渠道体系及企业定位格局的影响

随着消费行为与消费模式的变化,调味品行业的渠道体系也正在快速的迭代更新,但调味品的三大消费终端不变,仍然是餐饮端、家庭零售端及食品加工端。

调味品企业随着市场的演化,已经有了专业化的分工,逐步形成了生产商、品牌商和第三方风味解决服务提供商的三种企业定位格局。图中显示的是目前调味品销售渠道体系的基本构成,体现了调味品产品从生产企业到消费者的全部链条。包括了to B与to C两大渠道,也包含了线上和线下的多种方式。目前,有一批调味品企业定位为风味解决服务提供商,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也有一些中间渠道商的定位也是风味解决服务提供商,他们联合产业链和供应链,连接生产基地与目标客户,抓住市场前沿需求,潜心研究风味,为客户提供风味解决方案。

定制化调味品适应了C2M的渠道变革需求,成为潜在的经济增长点。以餐饮业为主的下游产业对调味品的定制化需求愈发明显。调味品企业也加大了定制产品的研发能力,帮助餐饮业和食品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布局下游预制菜/调理包、半成品菜、方便速食等下游相关领域,成为调味品企业多元化运营的风口之一。尤其是具有良好市场知名度的调味品品牌企业,具备风味研发的优势和流量优势,有利于消费市场的渗透和单个用户价值的提升。

关注金融资本对产业的深度渗透

调味品企业在踏踏实实做好实业的同时,可以考虑在合适的阶段引入资本,让资本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助力。但也要警惕目前调味品赛道资本投资过热的风险,理性选择资本并选择优质资本。

虽然调味品领域业绩有所下调但资本依然不断加码进入这一行业。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调味品相关企业的融资超过70次。具体数据如下:

关注调味品复合化与区域特色融合的机遇

复合调味料是当前调味品中发展最为快速的品类之一。根据2020年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数据显示:复合调味料入围企业收入、单位产量收入均高速增长,产量稳中稍降,头部企业集中度低。入围企业数35家,收入合计122亿元,头部企业收入占比17%;产量合计71万吨,头部企业产量占比17%;单位产量收入17147元/吨。

区域特色在复合调味料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川调(川调是川味复合调味料的简称)为例,川菜口味以麻、辣、辛、香为主,重视三椒和油的使用,复合味型有20多种,包括鱼香味型、麻辣味型、酸辣味型、红油味型、椒盐味型、蒜蓉味型、姜汁味型等等。近些年,适应消费者追求新奇特的消费心理,川菜口味在这些传统口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花样丰富,尤其在大众餐饮和家庭厨房中备受欢迎。伴随着川菜的流行和消费者对川菜口味的喜爱,川调产业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并逐渐发展起来。各类产品品种丰富,数不胜数,产品创新和迭代迅速,企业品牌众多,市场繁荣且竞争激烈。

区域特色与调味品复合化的有机融合,将推动调味品产品在原有品种和风味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创新,开拓新品,以适应和引导消费者新的口味需求。也开创了很多细分品类,产生了一些长尾产品领域的领头羊企业。

于变化中守本心,在危机中育新机

展望未来,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会停歇,企业生存的环境瞬息万变。调味品企业一方面要坚持适应变化,紧跟时代的潮流;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坚守和精神内核,始终坚持长期主义与专业精神,聚焦优势,深耕价值,踏踏实实做好实业,做好产品。

坚守(一):美味是调味品企业发展的核心

近年来,消费者口味需求日渐丰富和多元,既有区域口味的需求,又有特定人群口味的需求。另外,流行口味也不断更替,辣、麻、臭等口味交替成为主流,持续推动了调味品的风味研发。调味品行业产品研发和创新的主要目标与方向是“让餐厅的菜肴更加丰富和美味,让消费者在家也能品尝到如餐厅菜肴一般美味的高品质美食”。

坚守(二):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提高公司(包括上市公司)质量的根本

企业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宠儿。中国A股市场为企业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成为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的战场。

A股市场可以为企业家定价,也是他们积累财富,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光明正道。是他们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也是他们追求事业成就感的有效途径。还是他们白手起家、公平致富和奠定产权逻辑的不竭源泉。

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行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近年来,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亿万富翁和百亿富豪,这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上是不可想象的。这种现象,有效见证了中国A股市场的伟大和神奇,其根本原因在于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企业家精神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弘扬企业家精神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多么的重要。

坚守(三):独立发展是产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

餐饮业是调味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占比在50%左右。因此调味品企业非常关注餐饮渠道的建设和客户维系。调味品企业定位为餐饮供应链企业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提及。这一概念虽然强化了调味品与餐饮业协同共生的关系,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调味品行业的独立发展、品牌建设和价值体现。调味品企业还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路径依赖,在产业独立和渠道共生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坚守(四):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发展的根本

竞争的白热化必然导致企业竞争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如何在同质化的红海竞争中,找到突破口?如何让自身品牌更好的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或与众不同,或拔得头筹?成为调味品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回答的两个问题。但是,以产品的通用归属或属性展开概念之争的竞争并不长远,重点还是应该放在产品功能、场景定位、技术研发、口味特色和渠道把控等个性化竞争能力的提高上。

新时代下,有些需要调整和适应,有些则需要继续坚守和发扬。2022年,协会秘书处仍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深化服务。以“深耕创新,赋能生态”的新使命,笃行不怠、勇往直行。(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