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题:北京冬奥会钢架雪车比赛蓄势待发
新华社记者张骁
一个人、一副钢架雪车、一条全冰赛道。顶住数倍于自重的压力,以超过100公里的时速冲过十几个弯道。
这是享受孤独的速度盛宴。
北京冬奥会钢架雪车只有单人男子、女子项目,没有双人或接力项目。
钢架雪车由铅块加重的钢架、两根管状滑行钢刃、车身两侧的推车扶手和缓冲器组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出发时,运动员着紧身服、戴钢盔、踩钉鞋,抓住扶手爆发式起跑,沿冰轨推动钢架获得最大初始速度,跃入钢架调整体态,直面前方俯身滑行。
钢架雪车最高时速超过130公里,完全依靠运动员推车起跑惯性、场地落差变化实现。为保持高速滑行,运动员轻易不触碰赛道改变滑行轨迹。
撞墙、翻车、泪水、疼痛。没有任何转向和制动装置的钢架雪车项目,无论训练、比赛都很容易受伤,这是冬奥会暗含变数的项目。
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考虑安全问题没有纳入钢架雪车项目。第二届冬奥会,钢架雪车在项目发源地瑞士圣莫里茨首次进行比赛,之后被取消。
1948年,冬奥会回到圣莫里茨,钢架雪车得以回归,之后再被取消。直到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第三次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并保留至今。
选择从事钢架雪车,已是生命的勇者、竞技体育的拥趸。观众难以窥见钢盔下的表情,但从站上赛道那一刻开始,运动员已将坚韧、勇气和梦想融进钢架。
这将是一往无前的全力奔跑!
钢架雪车在国外有超过100年的发展历史,而中国6年多前才组建国家队。
在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赛道完工前,国内没有一条达到国际标准的赛道,中国钢架雪车队只能放眼世界,辗转多地寻觅赛道训练。
而如今,取得赛道认证、经历国内国际测试赛检验、有着独特回旋弯的“雪游龙”已万事俱备。钢架雪车中国队将在主场观众的鼓舞下亮相。
起跑就是冲刺。面对欧美国家在项目上的优势,中国队只有一个字:拼!
再过几天,平均年龄22岁的中国男子选手闫文港、殷正和女子选手赵丹、黎禹汐就要站上“家门口”的赛道,享受孤独的速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