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荣誉高级研究员田懋一博士,联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杨明辉副主任医师等人完成的一项课题《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管模式的有效性:一项多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近日被最新一期国际期刊《柳叶刀—区域健康》在线发表。研究者认为,在我国老年髋部骨折管理中,大力推行骨科与老年科医生共管模式,有助于缩减手术等待时间,减轻病死率和医疗负担,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健康状况。
被视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的老年人髋部骨折,有着很高的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最近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在所有与跌倒有关的伤害中,髋部骨折的后果最为严重:约35%的老年人髋部骨折后,无法恢复独立行走;有25%的患者需要长期家庭护理;骨折后6个月死亡率10%—20%,一年死亡率高达20%—30%。虽然发达国家的老年髋部骨折多学科管理被认为是最佳的临床实践,但在我国尚缺乏多学科对老年髋部骨折齐抓共管的有效模式,也没有临床证据基础。
该课题研究在北京的6家市区医院和郊区医院进行,以65岁及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为目标人群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骨科与老年科共管模式的有效性;这两个科室共管模式的核心内容是覆盖从急诊到出院整个流程的一套标准化临床路径,由骨科和老年科共同主导,并协调急诊、麻醉等其他科室一道参与的医院内部系统干预。干预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术前多学科评估与诊治、创建骨科与老年科共管病房、协调院内各科室促使患者尽快接受手术、术后管理(包括褥疮预防、跌倒评估、骨质疏松评估等)和及早出院。研究从2018年到2020年间,在6家医院共入组2071名老年髋部骨折病例,并对所有入组病例给予为期一年的3次随访。其中1110名患者接受了骨科与老年科的共管干预,另外961名患者则继续施行以骨科为主、内科会诊的管理模式。
田懋一介绍,上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发现,通过骨科与老年科的共管模式,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年的死亡风险降低了41%。此外,在接受骨科与老年科共管的患者中,约有75%的病例在进入病房后48小时内即做了手术,而这一比例在骨科为主的管理模式中仅为27%;在传统骨科为主的管理模式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2天,对比骨科与老年科共管模式,住院时间缩短了一半。
杨明辉指出,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提倡不同专业的卫生从业人员和不同机构之间应协调宝贵的医疗卫生资源,旨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为老年患者构筑整合照护的管理模式。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大背景下,骨科与老年科共管模式及管理理念,确实有助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获得理想预后,挽救生命并减轻医疗负担;希望能以这项成果为引导,将骨科与老年科的共管模式推广到全国更多的医院中。杨明辉同时建议,要更多围绕老年髋部骨折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卫生行政工作者及卫生服务提供者给予高等级的证据支持。(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衣晓峰)
编辑:孟庭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