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与绝大多数“80后”同龄人不太一样的青春经历:因为出身贫苦,学历低下,他把参军当作了改变人生际遇的唯一桥梁。从踏入军营的那一刻起,他积极要求进步,热心帮助他人,却把战友间的帮忙误认为是学习雷锋精神的全部,受到班长的批评。他不喜欢新工作,几番纠结后,随即安下心来,在新的单位干下了不朽的业绩,并开创了中队浓厚的学雷锋氛围,被部队保送到军校进修。他同情驻地村民的疾苦,为了名正言顺地帮助他们,他认贫困户为义父母,却被义父相中,欲作自己的女婿。在云南傈僳族居住区,他想帮助最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最终无奈顺从了校长的建议,选择资助中等困难的人。他谈过多次恋爱,均因学雷锋的付出而夭折,直到30岁才成了家,却因为分心而短暂“忽视”了数个长期帮扶的孤寡老人。在一连听到几个老人的死讯后,他深感力不从心,痛不欲生……这是沈阳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性长篇报告文学《我的名字叫“雷锋”》中的部分场景。
《我的名字叫“雷锋”》是《雷锋》杂志社在2018年编撰出版《新时代雷锋精神解读》《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两部著作之后,又一次重点打造的作品。《雷锋》杂志社自创刊以来就致力于寻找并倾情展示身边雷锋传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温情故事。创作之初,杂志社即赋予了作者申明鑫在再现学雷锋典型题材创作领域,寻找突破典型人物在长期的创作历史中形成的固有理念和风格的道路。申明鑫为此做出了努力和探索。
一般来讲,在正统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中,政论性广泛被认为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是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报告文学的三大特点之一。但《我的名字叫“雷锋”》是以学雷锋活动为背景创作的。在当今社会,由于学雷锋活动大多流于形式,学雷锋典型人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类似于博取公众眼球的网红。为避免作秀之嫌,《我的名字叫“雷锋”》大胆摒弃了报告文学中的“政论性”,全书30万字,没有一句“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把感受交由读者自己,让读者自行识别和判断。
和其他报告文学相比,《我的名字叫“雷锋”》选择的主人公没有任何”重量“。除了名气小之外,做的好事虽然时间跨度很长,但基本雷同,看起来不仅平凡,而且十分乏味,既没有一般报告文学所追求的“大事件”和“大场景”带给人的震撼感,也缺乏吸人眼球的故事曲折性。为规避学雷锋题材枯燥乏味、没有悬念的缺陷,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我的名字叫“雷锋”》在“文学性”的追求上力争有所作为。由于取材于公开报道宣扬之事迹,作品采用纪实笔法,时间顺序还原事件真相。书中众多出场人物,均采用真实姓名,人名、地名写实,有地址有图片,每个人物均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对话大量采用了地方方言,地方特色十分浓郁,语言生动鲜活,富有个性及时代气息。有很强的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的名字叫“雷锋”》结构清晰完整,对人性的挖掘和主人公优缺点的展示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揭示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如主人公张光付小时候“做好事”的动力来源于大人们的夸赞;他的学习能力和协调力很差,但动手能力超强;由于缺少对知识的迷信与膜拜,他做事专注,一个心眼儿帮人,从不考虑后果;他思维迟钝,灵活性差,反映在帮人的方式上总是那么单一,没有一丝创新……而在他帮扶的贫困人群里面,大家一边感恩一边相互嫉妒,各种情感纠葛交错,有对他产生依恋之情的,有竭尽全力为他做微不足道宣传的,也有发动身边朋友为他介绍对象的……在培养他成长的支队里,班长教他做好事时,一定要分清好坏人,不要做冤枉事;在生产中队,中队长一边在暗中支持他,一边时刻教育他要量力而行;而他的主管上级,则对他的善行给予了各种荣誉……
《我的名字叫“雷锋”》将镜头对准基层,把武警辽宁省总队抚顺支队教导队政治指导员张光付十几年如一日帮扶困难群众的感人事迹,他的部队生活、帮助他人事迹、家庭生活等成长历程,以及他在与雷锋精神的时代对接中的个性演变几个方面梳理得清清楚楚。同时也讲述了一群同样热心助人奉献社会的战士及爱心人士的事迹。与“60后”群体精神的富有,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70后”群体的”赶时髦“学雷锋有所不同,这些普通的“80后”们,在雷锋精神概念化的表述中,在雷锋精神遭受质疑和诋毁,雷锋形象在人们心中逐渐模糊,渐行渐远的过程中,依然展现出行为美、情感美、人性美与心灵美的细节与真相。
《我的名字叫“雷锋”》是《雷锋》杂志社奉献给广大青年官兵的一份富含思想文化及现实社会内容表达的精神食粮。它充满正能量,主体高尚,故事性很强,思想性和可读性俱佳,有一定的感染力,富有新时代所倡导的时代精神价值,是一部难得的以“学雷锋”为背景的写实作品。它的出版发行,必将重新唤起青年官兵心中对雷锋精神的信仰,使榜样成为照亮青年道德时代价值的那一束光。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