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 >

“五大行动”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

2022-03-18 16:46:25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以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把准新时代绿色农业高质高效的改革“风向标”,通过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秸秆处理综合利用行动、农膜资源化利用回收行动和整治污染面源保护水资源行动的“五大行动”,补齐绿色农业发展短板,构建“发展绿色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衔接的产业链,促进绿色农业增效提质,为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夯实前提基础。

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绿色农业循环发展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是一场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深刻革命。“以前在我们农村养殖猪鸡等畜禽产生的粪便都是直产直排,猪鸡粪便随处可见,到处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岑溪市糯垌镇红泥头养猪场粪污集中处理项目负责人肖光南颇有感触。去年,政府投入40万元资金建设该猪场的养殖粪污集中处理项目,建成一个容积为400立方米的沼肥一体化处理池,年处理粪污1000吨。既解决了猪场养殖中的粪尿污染问题,经过处理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可以用于猪场的照明和煮猪食,肥料用于对果树和经济林的施肥还可带来20万元的收益。

在家禽粪污处理循环利用方面,岑溪市外贸鸡场有限公司的做法也同样可圈可点。该公司2个生态养殖园区除了建有育种孵化、种鸡养殖、饲料生产、宰杀加工、冷库储存等场所和生态蔬菜种植园外,还建有100立方米的废水废弃物沉淀处理池、5000平方米的鸡粪发酵场以及年处理生产7000万吨的有机肥厂,对养殖生产中的污水、鸡粪进行收集处理,发酵后加工成肥料用于果蔬种植,形成了“种苗孵化—饲料供给—生态养殖—废污处理—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发展产业链。

“现在全市实施了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全量资源化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在一些养殖规模小、不能自行实现粪污全量资源化的养殖户,我们推广应用‘截污建池、就地腐熟、委托利用、收运还田’模式,畜禽粪便还田率达到60%以上。”岑溪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到2021年底,岑溪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6%;全市97%以上畜禽养殖场通过生态养殖认证。

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促进农副产品生态提质

走进岑溪市水汶镇旺田村大棚种植基地,红彤彤的草霉果飘溢着特有的甜蜜奶香,庙岗组种植户梁锦鹏正在忙碌着采摘自己大棚里种植的茄瓜,他在去年种植了两季黄金蜜露甜瓜后,利用非黄金瓜种植期购买禽畜粪污处理厂的生态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然后栽种了茄瓜、荷兰豆、辣椒等蔬菜作物。谈到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利好,梁锦鹏笑着说:“我们大棚种植的黄金蜜露甜瓜和蔬菜农作物都是采用水肥一体化以及施用生态有机肥的,种植出来的果蔬不仅外表鲜嫩亮丽,口感爽脆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好,产品供不应求。”

“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让农产品在种植源头上绿起来,绿色生态种植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也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我们村里的大棚种植基地都在实行这种生产模式”岑溪市水汶镇旺田村村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宏明说。

“我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种植50亩九龙水稻,一年可产粮1.8万公斤,九龙稻米专供南宁,每公斤可以卖到33.2元,比一般稻米的价格每公斤7元高了四倍多,产值增加了47.88万元。”岑溪市归义镇谢村村种粮大户高伟强说起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种植特色水稻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时赞不绝口。

近年来,岑溪市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作物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提高到18万亩以上;有机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主要农作物有机肥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实现农药使用零增长方案设定目标。据有关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全市农业领域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都同比下降了16%、42%、27%,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4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以上,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

实施秸秆处理循环利用,还料于田增肥增产促增收

从“枯黄的玉米秆”到“泛光的黄金秆”,短短几年间,秸秆凭着巨大的使用潜力为农民创造出财富,为社会带来价值。归义镇采取的“水稻秸秆腐化分解还田”技术,以无人机为载体喷洒有机生物制剂,促使秸秆腐化分解,还料于田。归义镇思塘村种粮户曾超斌告诉记者:“我家种植有3亩多水稻,稻谷收割后用无人机喷洒生物制剂腐化处理稻秆,不仅减少了处理稻秆的工作时间,秸秆腐化分解后还增加了土壤肥度,我家水稻的产量每亩比原来增产了约10公斤”。通过提升地力增加产量和收益,目前这项技术已在该镇思塘、金坡等村共700多亩稻田推广,每糙可节约人力350工次,年水稻整体增产1.4万公斤。

岑溪市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原则,针对本地种植水稻、玉米、粟米产生的秸秆处理现实问题,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保护土地为目标,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积极推广深翻还田、秸秆饲料无害防腐等新技术,推动出台秸秆还田、收储运、加工利用等补贴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市场化运营机制,探索综合利用模式,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到60%以上。

实施农膜回收综合利用,控制“白色污染”促绿色发展

惊蛰节气,水汶镇南禄村颁禄辣椒种植基地处处是农民群众拉沙运肥、捡拾农田废旧地膜的身影。村民们捡拾的880公斤废旧地膜兑换了5卷新地膜,“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经济实惠,今年我再也不用买地膜了。”

“2021年,我镇共回收废旧农膜85吨,按照10∶1的比例为农户兑付新膜,目前已兑付新膜3.2吨。”水汶镇负责人说,“这种‘以旧换新’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捡拾废旧地膜的积极性,每年秋收后和春耕前,村民们都主动到地里捡拾旧膜,并运到站点换取新膜。”

岑溪市以加厚地膜应用、种植户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连片实施,整县推进,综合治理。在农业生态种植基地、大棚种植基地等大型种植基地全面推广使用加厚地膜,推进减量替代;推动建立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废品回收店回收、塑料膜加工企业加工等多种方式的回收利用机制,实行“谁生产、谁回收”的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有效控制地膜“白色污染”,保护土地环境,促进绿色生态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种植基地加厚地膜应用达到100%,地膜回收率100%。

整治污染面源保护水资源,优质水引来鱼畅游人欢笑

波塘镇双门村,一个占地10多亩的生态鱼水产养殖基地静卧谷底河边,18张标准化的鱼塘一张挨着一张,清澈的山泉水哗哗流进池塘,鱼群在塘里追逐嬉戏,让人感受到田园诗般的意境。

“我不向鱼塘投放任何饲料,鱼吃的就是我种的台湾甜象草,这样喂养出来的鱼,肉质特别细腻鲜美。在这样的环保生态环境下,鱼的生长过程一直都很健康,但生长速度缓慢,最少都要一年半才能上市,不过却大大保证了肉质鲜嫩、味道醇香,脂肪含量低。”村民刘美介绍说,“由于绿色、安全,现在我坐在家里,就经常有岑溪周边的顾客慕名前来采购,目前也正与广东客商洽谈,计划让鱼销售到港澳地区。”

岑溪市建立落实河长负责制,实行“一源一案一责”的水资源污染防治属地管理责任制,全面排查取缔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分年度按计划实施造纸、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电镀等行业清洁化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着力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和各种污染面源,堵塞污染漏洞,境内黄华河、北流河和浔江、珠江流域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同时,岑溪市还致力做好森林植被生态保护和造林保土活动,写好山上文章,全市天蓝山青水绿,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显现雏形。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