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作为地方法人机构,回归本源、下县下乡,既可发挥支持社区、支持小微实体经济的经验,拓展经营区域、提升竞争优势,又可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资产外流问题。城商行服务乡村振兴,必须补足基层网点和渠道不足的短板,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桂林银行在县域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和乡村振兴服务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构建四级网络体系,完善服务县域支撑条件。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与组织体系,桂林银行设立县域支行、乡镇小微支行、村级服务站等,完善渠道、产品、服务、资金下沉的基础条件。其中,村级服务站是核心资源,集熟人社会机制与数字化服务于一身,下沉到村、提供金融与非金融综合服务。
顺应银行数字化转型和客户使用习惯的变化,适时对县级支行和乡镇社区小微支行进行改造,充分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机具提高效率。此外还通过自主研发的移动营销智能设备协助银行人员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业务办理渠道。对于村级服务站,桂林银行依据智能化服务终端展开助农交易类服务,包括助农现金汇款、自助转账、助农转账汇款、助农取款和代理缴费等。
专门设立三农客户经理职位,打造乡村服务团队。选用三农客户经理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基本准则,注重本地化,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大专即可;通过用工性质正式化、晋级、工资薪酬激励和员工退出机制等多种手段,激励三农客户经理服务农村。村级服务站站长选用当地有服务意愿、能力和时间保障的村民,通过定期培训提升站长业务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通过计件工资、积分制度激励站长拓展金融服务。
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金融+”综合服务模式。改善乡村金融支付环境。一方面依托服务点构建助农取款服务网络,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卡的发放并积极探索开发乡村振兴信用卡,丰富农村地区支付场景;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围绕农村商户、市集、学校、医院和公共事业缴费等方面,推进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助力农村支付结算体系下沉,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存取款、转账汇款、贷款咨询,还能缴纳水电费和社保医保等费用。
提供便利的农村公共服务。通过深化银政企合作,围绕民生为农村服务点赋能,逐步完善服务点综合服务功能。在社会便民服务方面,联合税务局,通过助农服务终端,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办理城乡医疗、养老代缴等代缴服务,并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打造“乡村振兴自助医疗服务点”,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预约挂号”“医疗查询”等服务。在产业服务方面,通过农村服务点及时收集农产品一手信息,运用线上平台和线下社区网点,拓宽企业、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在就业创业服务方面,搭建招工就业服务平台,并与桂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打造“退役军人创业就业驿站”,为退役军人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在党建文化服务方面,打造“金融红色驿站”,把党建文化与农村金融相融合。
完善金融生态体系,切实加大三农信贷资源投入。发展供应链金融和县域特色金融,加大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打造供应链金融的新模式“微链贷”,依托核心企业链条真实的交易背景,由核心企业进行推荐,用于满足其上下游链属企业及链属业务中个人客户经营、消费资金需求的贷款,实现银行、核心企业和链属客户的三方共赢。通过简化抵质押评估方式,为农户量身打造融资方案。与担保机构合作,推出“见贷担”的批量担保业务,该业务的推广有效破解了链属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
开展绿色金融,引导绿色经营。桂林银行目前已设立了19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成功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20亿元,支持了分布于南宁、桂林、百色等12个地市的24个绿色产业项目。县域金融服务中,一是注重绿色专属信贷产品开发,二是引导贷款客户开展有机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助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降低环境风险。
投放乡村建设贷款,助力乡村建设行动。桂林银行2021年前三季度已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授信322亿元,累计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产品数量已达到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