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 >

黔江柏腊村:乡村振兴景如画 产业兴旺遍地花

——

2022-05-12 12:46:26

柏腊村,这个位于黔江区冯家街道西南面的山村,曾经的柏腊村因山高坡陡,缺乏产业。近几年,乡村振兴让柏腊村变了样——依托耕地多的优势,柏腊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环境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激活睡美景 打造观光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柏腊村农房的四周,成片绿油油的农作物正茁壮成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700亩银杏抽出了新芽;400亩李子基地里,刚长出的小青果挂满枝头;山上的野花争相开放,微风吹过,混合着泥土味儿散发出阵阵清香。

站在山头,千年濯水古镇尽收眼底,绿油油的阿蓬江水从中穿过,与特色民居相映成趣。

“柏腊村地理位置优越,离城区较近,自然资源丰富,农家特色明显。”柏腊村党总支书记任太平说,未来将激活村里沉睡的美景,规划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以农业生态观光园为依托,让游客在一览乡村美景的同时,体验农耕文化和采摘乐趣,品农家美食。同时,将充分利用村里的古民居,吸引游学、研学群体,多维度带动乡村振兴。

青果挂满树 腰包鼓起来

在平均海拔800米的柏腊村,山头绿油油一片。据当地村民介绍,柏腊村的果树种植历史可追溯至百余年前。这里的人家,每家每户都喜欢在房前屋后种点李子、橘子等果树。但因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科技落后等因素,柏腊村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村民大多自产自销,或当作自家孩子解嘴馋的零食。

“这里海拔较高,耕地资源丰富,只因大多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大片撂荒地。”任太平说,当前,柏腊村利用集体经济流转了大量撂荒地。经多方考察,最终确定种植凤凰李和青脆李等两个品种,由村集体购买果苗,以大户带动散户等方式带动村民发展李子产业。

2020年初,柏腊村400亩李子基地成型。今年,李子基地迎来了初挂果,成片的李子林里刚结出的小青果挂满枝头。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收成,村民们成群结队地在李子林里修枝、蔬果。

雷远福是土生土长的柏腊村人,2016年,他带着家人返乡发展种养殖业,开办养牛场又承包李子林。他的牛场从开始的一头母牛,靠着自繁自养发展到现在的十余头。此外,他还在政府的带动下,承包并种植了80余亩李子林,今年已经初挂果,看着结满树的李子,雷远福乐开了花。

近年来,柏腊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通过大力引导和支持农民、农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了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带动作用大的种养专业户和产业基地。

目前,柏腊树建设的700亩药用银杏基地已成型,400亩李子基地初挂果,180亩艾草基地也初见成效,套种的100余亩南瓜即将完工,中小型规模以上的养牛场3个,养猪场3个。今年,柏腊村又接到了一笔500亩高端蔬菜的订单,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就近务工富 乡村风貌新

随着产业的发展,柏腊村的村民们不仅可以领到土地流转资金和村集体入股分红,村里闲余劳动力还可以选择就近务工。

据了解,柏腊村银杏基地每年产银杏叶170吨,每年农民务工总收入20余万元;李子基地全年用工总收入近20万元;艾草基地用工总收入7万元;100亩南瓜基地全年用工总收入近6万元。

“我们流转了100多亩李子基地,用于套种南瓜,实现李子基地的双丰收。”李子基地里,正组织当地村民种植南瓜的负责人彭再红说,像这样的100多亩南瓜地,全年需要约800个工(一个工为一人一天的工作量),人均务工收入1万元左右。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让农民精神生活提高才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任太平说,生活好起来不够,还要让文明乡风在柏腊村树起来,乡村风貌新起来。

当前,柏腊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评选好媳妇、好婆婆等,通过榜样的力量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并通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庭院美化绿化,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实现了村容村貌整体改观。

此外,柏腊村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号召群众主动发展适合自己的且健康的娱乐活动方式,丰富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