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耕地面积达到19.18亿亩,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和2030年耕地保有量18.65亿亩和18.25亿亩的目标。
这是不是意味着14亿人的饭碗已经有了保障?实际上,除了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个数量要求之外,耕地的质量也不容忽视。我们不仅要留给子孙后代足够的耕地,更要保障留下的是肥沃的良田,而不是被透支“掏空”的贫土。
以东北的黑土地为例,它是珍贵的土壤资源,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需要40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形成1厘米的黑土层。但现在,这份“大自然的馈赠”正在变薄、变瘦、变硬。
1.首次立法,保护黑土地已刻不容缓
今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将正式施行,这部法律也是我国首次针对黑土地保护立法。
实际上,近年来,政府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黑土地保护的相关政策:《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
频频传来的好消息,让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非常高兴。陈温福是我国超级稻育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我国生物炭研究领域的重要开创者。作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曾多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保护东北黑土地建言献策。
“对比世界上的其他大国,中国的人均耕地非常少,只有1.35亩左右,而美国人均耕地有近7.5亩,俄罗斯人均耕地更是超过12.5亩。我们能以这么少的人均耕地,实现了从过去的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的14亿人吃得好,靠的就是政策、科技和投入。”陈温福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在陈温福看来,这个伟大成就的实现,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保证生产粮食,全国都在拼命强化耕地的产出,所以,不只是东北的黑土地,其实全国的绝大部分耕地都处于退化状态。“黑土地的退化虽然也有极端天气等原因,但主要是人为活动和过度开发造成的,长期以来,我们开垦过多、强度过大又护养不足。”陈温福说。
广袤的东北黑土地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粮仓”,黑土地上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商品粮的三分之一、粳稻产量的二分之一、称得上是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过去,东北老百姓会用“插根筷子都能发芽”来形容黑土地的肥沃。但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若不及时采取措施,黑土地可持续发展将受影响。
根据中国科学院2021年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下称“白皮书”),近60年,我国黑土地的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三分之一,部分地区甚至下降了50%。2019年,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占黑土地总面积的20.1%,黑土层正在以年均0.1~0.5厘米的速度剥蚀流失。根据黑土层的形成速度,这意味着一年流失掉的黑土层,可能需要百年的积累才能形成。
为了多打粮就大量用化肥,而化肥用多了,就会加速土地的退化。陈温福曾预测,如果东北黑土继续以当前的速度退化,未来东北黑土也许将不复存在。
2.利用保护不矛盾,种水稻是最好的“既用亦养”方式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对黑土地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相关的研究也热了起来。陈温福认为这是好事,但也要秉承科学的眼光和严谨的态度,要采取可持续也可大范围推广的保护方式。
陈温福认为,无论是粮食安全还是黑土地保护,都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众多但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又相对比较匮乏的国家,要保障粮食安全,不能靠国外,风险太大,只能靠自己,“中国的饭碗里95%要装自己的粮”。这也就意味着必须保持粮食要稳产增产,保护土地不适合照搬国外的休耕措施,必须实现“在利用中保护”。
比如,目前东北各地都在探索以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方式让黑土“重生”。早在2005年,陈温福就开始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通过生物炭技术实现“秸秆炭化还田”研究。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秸秆变成生物炭还回土壤,相当于给土壤“喂食”,以实现土壤改良。目前,生物炭技术应用已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安徽、云南、贵州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团队开发出的水稻、玉米、大豆等生物炭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深受农民的欢迎。
陈温福认为,这些途径和方式都是可用的,尤其在旱田上,或者针对已经退化的土壤。“但我一直强调,如果既有效保护又充分利用黑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方式是种水稻。”他说。
据陈温福介绍,水稻适宜连作,而且根量大。据实测,在风干条件下,水稻籽粒、茎秆与根系重量比大致为 1:1:0.75。若每亩产稻谷600kg,则大约有450kg以上的根留在地里。如果水稻株高为1.0m,收割时高留稻茬0.25m,则又会有约150kg的稻草也留在了田里,即亩产600kg稻谷,则有约600kg根茬留在土壤中。而科学研究表明,水稻田每年还田稻草350kg,就可基本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
另一方面,与旱田相比,稻田长期处于淹水状态,不仅有人工湿地功能,而且在淹水环境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矿化缓慢,加上有机质补充数量多、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形成的速度大于分解的速度,腐殖质得以积累,则黑土地可得到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陈温福认为,从历史上看,长江流域之所以不像黄河流域土地退化那么严重,和长江流域历史上一直种水稻有很大关系。而且东北黑土地的现状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在建三江、兴凯湖周边的水稻种植区,黑土地就没有退化。退化的主要是旱田。比如退化比较严重的吉林梨树地区,常年种植的是玉米和花生等旱田作物。
白皮书中的数据也显示,有60%以上的旱作农田发生了水土流失问题。
3.政策+科技+投入,合力实现“黑土肥稻米香”
利用好也保护好东北黑土地,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要让农民受益,让百姓吃好,依然离不开我们过去的宝贵经验:“政策+科技+投入”三方面合力。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冷友斌也多次提出黑土地保护的问题,他认为,黑土地保护涉及种植技术、农机设备、灌溉水利、种子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投入大、难度大、见效慢,这是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来使用土地的农户力所不能及的。
这意味着,提高农民土地保护积极性,只靠“觉悟”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才能鼓励农民既种好粮,也养好田?陈温福表示,东北有句俗话叫“哪头炕热就往哪头坐”,农民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方向。
比如,种水稻不仅有利于黑土地的保护,从农民的角度来说,也是土地的最佳选择之一。因为种稻适合机械化生产,而且产量稳定。除非没有水,或者水稻价格不合理。
水稻涉及全国人民的口粮安排,怕谷贵伤民,但也不能谷贱伤农,这确实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要用好政策手和市场的手。
比如近年来,饲料短缺导致很多东北农民从水稻改种玉米。因此,陈温福建议,如果东北一个地区的水稻供给增加,可以通过政策在全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地方都可以种玉米,可以从黑龙江一直种到海南岛,但东北水稻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他说。
更关键性的问题是解决好水的问题,这也是发展东北水稻种植的关键因素。陈温福认为,东北不是没有水,而是利用不合理。比如黑龙江的“两江一湖”(乌苏里江、黑龙江和兴凯湖)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可惜的是利用率很低,都流到国外去了。由于缺乏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地表水只能白白流走,而农民只好打井种稻,使用了大量的地下水,而地下水位的下降也会造成湿地和土壤退化。
因此,陈温福建议,国家应从确保粮食安全、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重新科学合理地规划东北水资源利用布局,并结合“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来一次大型的综合水利工程,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东北的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比如,通过北水南调、东水中引,把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兴凯湖等界河、界湖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实现河湖贯通,用地表水代替地下水,这样不仅可以维持并适度扩大现有水稻种植面积,还可以有效地保护黑土地。
从目前东北的水稻种植情况来看,黑龙江约有6000万亩,吉林有1200多万亩,辽宁有700多万亩,一共8000万亩左右。“未来,如果能够实现水稻种植面积过亿亩,就意味着有过亿亩的黑土地永远不会退化,而且还能够成为国家粮仓。”陈温福表示。
仓廪实,天下安。大国“粮”策,既是国家战略,也是百姓生活。黑土肥,稻米香,打赢这场黑土地保卫战,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