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策 >

冬季水果市场“两极化”柑橘类水果刮起“橙色风暴”

——

2020-12-17 12:48:52

  自入冬后,水灵灵的葡萄和新鲜枣子已经完全下市,苹果梨子也入冷库保鲜,挂在树枝上的只有经过霜冻还黄着的柚子和桔子,以及红红的柿子。最近,冷空气频至,随着气温下降,上饶的水果销售也进入“冬季模式”,柚子、柑橘、芦柑、脐橙、甘蔗等时令水果成了冬季水果市场的销售主力,哈密瓜、菠萝、香蕉、樱桃、水蜜桃和杨桃等反季节水果销量下降。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柑橘类水果受到市民喜爱

  反季节水果销量总体下滑吃水果五误区

  12日晚上,在信州区步行街附近的永盛超市,看到买水果的市民多数在选购柚子和桔子等时令水果。“冬季的柑橘类水果,自11月份以来,销量一直稳定,价格也很亲民,比如蜜柚0.78元一斤,红心柚1.88元一斤,马家柚3.38元一斤,脐橙2.38元一斤。”销售经理董金花说,柚子是秋末初冬时节成熟的水果,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富含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这是其他水果所难以比拟的,因为它皮厚耐藏,待到这样寒冷的冬季来吃是理想的选择,所以它是超市的销售冠军,每天销售400多个。

  记者在五三大道一个名叫“水果天下”的水果店,看到该店的柚子,多产自福建,单个包装,也有的按个头大小七八个一袋,根据大小和品种的不同,价格从每斤0.98元到5元不等。“今年的柚子销量特别好,不仅上市品种多、质量好,供货量也相对充足。”店长徐月红说,柚子、桔子和橙子作为店里的冬季重要的水果,每天的销量,均是排在前三名。“整个冬天的水果市场,其实就是各类柚子和柑橘的天下,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围着火炉也好开着空调也好,寒冬是人们吃柚子柑橘的好时节。”正在选购水果的市民苏兰英说。

  反季节水果销量总体下滑

  12月13日上午,记者在广信区一家名为“英果联盟”的水果店,看到桔子、橙子、青枣、石榴、香梨、桃子、香蕉、苹果、提子、西瓜等水果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物流业的日渐发达,新栽培技术与大棚技术的运用,突破了季节的界限。”店长裴晓丽说。

  记者看到该店时令水果的价格很是亲民,而西瓜、哈密瓜等反季节的水果价格普通较高,多数顾客正在选购时令水果,而反季节的水果,购买的顾客较少。“通过大棚栽培等技术,一些反季节水果在冬季也纷纷上市,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与应季、露天栽培的水果不同,近几年,大棚西瓜、大棚草莓的价格一直很高,因为生产的成本更高。多数反季节的水果,每天的销量低,比如西瓜一天卖不了三五个,而在立冬前每天可卖出10多个,夏天每天可售几百个。但是销量再低,也要进货,丰富店里水果的品种。”裴晓丽说。

  记者在广信区七六路的乐卖特超市,看到蔬果区域顾客众多,1元左右一斤的柚子是顾客买水果时的首选,而6.88元一斤的西瓜等反季节水果却是无人问津。“反季节水果通常有3种形式。一是长期保存。比如在温暖的季节,利用冷藏等保鲜技术,将一部分西瓜、葡萄、苹果、菠萝等常见水果保存到冬季,几乎可以满足全年的供应。二是“大棚种植”。在寒冷的冬天,大棚里依然温暖如春,果蔬可以正常生长结果。三是异地种植。植物在某地是反季节的,在另一个地方却正当时。比如很多蔬菜在冬季的江西都过时了,而在广西、海南却生机盎然。”销售经理徐红艳介绍说,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到了冬季,反季节水果的总体销量会普遍走低,主要原因就是天冷了,加之价格偏高,市民的需求量减少。

  吃水果五误区

  冬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这时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但人们在食用水果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多多益善。冬季易干燥上火,不少人想通过多吃水果来降火、补充维生素,但吃水果也不是多多益善,要注意控制量。每天水果的摄入量在300克到500克比较合适。

  误区二:种类太单一。水果要互相搭配食用,不能因为喜欢某种水果就只吃这一种。冬季也是水果旺季,柚子、桔子、脐橙等都算冬季应季水果,因此,可以搭配食用,比如桔子是上火的,而脐橙却是去火的。

  误区三:水果当主食。冬季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发胖,因此,有些人想通过水果代替主食的方式减肥,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水果的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大部分是水分,还有少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脂肪。长期以水果为主食,会导致蛋白质严重缺乏,很多新陈代谢和酶类都无法合成,然后,******疾病都会找上你。

  误区四:饭后立即吃。饭后立即吃水果,不但不会助消化,反而会造成胀气和便秘。因此,吃水果宜在饭后2小时或饭前1小时。

  误区五:水果榨汁喝。除牙不好的人外,水果******不要榨汁喝,直接食用更营养。因为喝水果汁会减少人们对水果中富含的纤维素的摄取。此外,直接食用水果容易产生饱腹感,而喝果汁会不知不觉摄取过多热量和糖分,增加患病几率。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