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农药行业面对全球疫情等不利形势,年终还获得营收、利润双增的不平凡成绩,作者对2020年我国农药行业营收、利润、生产、消费等总体发展情况和大宗农药产品价格及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并对2021年中国(全球)农药行业及市场进行了展望......
2020年中国农药市场总体状况和大宗农药市场分析及预测
1. 2020年中国农药市场总体情况及思考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农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全球目前整体原药大约6~7成的供给均来自于中国,中国农药工业凭借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以及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控制水平,一段时间在全球农药产业链分工中充当主要生产者的角色,同时中国农药工业也是全球农药供求关系的晴雨表。
始于2016年的中国环保安全风暴行动(响水爆炸事件为导火索),导致近5年中国农药总产量平均下降15%,同时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承接了中国减少的部分产能,而中国西北部承接了东部发达地区的转移产能。国际农化巨头为了稳定需求和保障供应链完整性,不仅加大CMO(CDMO)合同市场比例,还在母国恢复或再建设产能,甚至还引发一轮补库存动作,并持续到2019年的上半年。
2019年三季度后中国农药供求关系逐渐由紧平衡向松平衡过渡,导致大量原药品种价格向下波动。当2020年初疫情大流行时,由于疫情的危害性和诸多的不确定性,当时企业家信心指数跌到了谷底。随着国家为农资开设绿色通道,保障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2020年4月21日,二十国集团(G20)农业部长应对新冠肺炎特别会议召开,为应对全球疫情下的粮食和农业安全问题为重要议题,粮食安全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农药国际需求再次被点燃和释放。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疫情当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2020年我国农药行业实现了收入和利润双增,是中国政府、国际农业组织和行业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消杀产品和仅限出口产品也是功不可没。在疫情大流行面前,也是人们对医药和农药等保障物质一次再认识、再教育的过程;从中也证明了中国农药工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另外,发达国家农化巨头对生产环节重视程度,可能需要再思考。
2. 2020年我国除草剂价格指数变化如“W”型,同比上年转涨
2020年我国除草剂价格指数变化呈“W”型,最低触及85附近。3、4月受国内外抗疫备灾和春耕需求的刺激,对除草剂的需求转旺,指数反弹,6-7月份指数再次下滑,8月以及ACE会议后,受权重草甘膦、草铵膦等大幅涨价的影响,指数出现快速拉升,四季度后酰胺类除草剂涨价以及基础原料成本提高,预计2021年行情持续反弹。
具体到大宗品种,氨基酸类除草剂方面,2020年我国草甘膦供应紧缺程度主要集中在3、4、8、9以及12月,行情主要受疫情、四川洪水以及河北甘氨酸供应受限的重大影响,价格出现几段集中式的拉涨。从2020年产量看,呈现前低后高,预计全年我国草甘膦产量约50万吨左右,同比上年下降12%左右,国外产能比较稳定,预计行情高位延续到2021年2季度。草铵膦方面的供应和草甘膦比较类似,草铵膦主要中间体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的产能大部分集中在湖北,期间受到疫情和洪水影响,现有产能开工降低和扩建产能滞后释放。2020年中国正常开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利尔化学等4家企业。在全球草铵膦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2020年供求整体处于偏紧状态,价格年度累积上涨60%以上,目前价格在17~17.5万元/吨附近盘整。2021年需要关注新增产能和新工艺进展情况,行情会有波动。
酰胺类除草剂受短期需求增加和基础原料的紧张而涨价,丙草胺、乙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硝磺草酮的主要中间体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酸和1,3-环己二酮供给增加,2020年价格出现单边下降;烯草酮供给增加,价格下滑明显;磺酰脲产品价格降中有稳,部分产品受贸易战的影响需求下降,其他品种行情走势见图11。
3. 2020年我国杀虫剂价格指数基本呈现单边下滑的态势
2020年我国杀虫剂价格指数基本呈现单边下滑的态势,杀虫剂指数同比下降12.2%。其中,有机磷、菊酯类以及新烟碱类等权重产品供应和库存大,价格跌幅大,期间因备耕、疫情、抗灾的需求出现小幅反弹,之后下跌一直延续到4季度,价格指数出现止跌,环比上升,主要原因是库存下降和原料涨价所致。2020年指数同比下降约为12%,预计2021年2季度前杀虫剂指数持续反弹。
有机磷类农药方面,例如毒死蜱反弹后一路下跌,2020年1季度市场供应锐减,价格反弹,价格从1月份4.3万元/吨,上涨至3月4.8万元/吨;之后4-11月疫情得到很好控制,国内企业复工、开工,供应好转,产量增加,包括中间体乙基氯化物、三氯吡啶醇钠供应更加稳定,毒死蜱价格一路下滑;新冠肺炎疫情尚有不确定性,4季度及春节前后或有囤货需要,预计生产商受库存压力影响,或转而减产或检修,势必影响市场供应,价格可能趋于稳定。
新烟碱类产品价格同比相对分化,噻虫嗪、氟虫胺行情走势呈现反弹、下跌再反弹的过程。目前噻虫嗪价格稳定在10.5万元/吨附近,同比上涨约10%,短期继续看涨;而吡虫啉和啶虫脒持续反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8%和24%。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多数属于对口供应,价格比较稳定,如丁硫克百威价格同比基本相当。菊酯类农药供应加大,中间体有配套,价格同比下降约为20%,其他品种见图12。
4. 2020年我国杀菌剂价格指数回调******
2020年我国杀菌剂价格指数走势和杀虫剂类似,而杀菌剂同比下降更大,降幅达到20.9%,且1季度反弹力度大,疫情稳定后,单边下滑更大、更迅速。2020年同比跌幅较大产品有三唑类杀菌剂,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三环唑,同比下降42%、21%和17%,这些产品都是前几年涨价的“明星”。另外,百菌清、烯酰吗啉和吡唑醚菌跌幅也在20%左右。具体产品行情见图13。
2021年中国(全球)农药行业及市场展望
1.生产形势
2021年中国农药产量将呈现恢复性增长。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和去产能的深入,我国农药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下降的趋势,而近三年产量维持在200万吨水平,政策和市场中期平衡已经形成。包括西北部产能转移基本完成和逐步释放,预计今年我国农药产量将达到230万吨(统计数据,名义产量可能会小,但是名义和统计数据的趋势相同)。
未来印度农药生产和贸易更依赖中国。目前印度出口农药30亿美元,进口农药14亿美元,贸易上的依赖加大(转口贸易),中国是印度的第一大农药进口国,占其进口金额的50%,印度仅是中国第四大农药出口国,占比仅为5%。据印度化学与石化工业部的统计,2018-2019财年印度主要农药产品的产量为21.7万吨,其中60%为杀虫剂、18%为杀菌剂、16%为除草剂。印度产量******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分别为乙酰甲胺磷、代森锰锌、2,4-D,其产量分别为19633吨、69331吨和24236吨,印度供应的农药以传统老品种为主,国际竞争主要以低价格为主。虽然印度近年来对于农药投入很大,2014-2020年投资达到近90亿人民币,处于上升态势,但印度同期投资金额仅占中国1成左右。印度农药行业和中国相比仍处于明显劣势,在基础原料方面也对中国有很大的依赖。2020年疫情再次证明,中国具有全产业链优势,中国的基础化工行业完善,能够生产农药所需的多种原材料,而印度的产业链尚未完整,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中间体,近年来印度农药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环保安全的低标准。当前印度新冠疫情严重,累计确诊超千万,死亡超过15万例,印度的农药供应受到重创。相较之下,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安全的供应链体系。疫情下国际农化巨头将订单从印度转移至中国,后疫情时代,出于供应链稳定性的考虑,国际农化巨头有望提升对中国的依赖度。
农化巨头产业链布局调整,专业化外包需求上升。在产品生命周期延长以及研发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农化巨头回报压力增大,逐步将经营重心向附加值较高的研发及销售两端迁移,附加值较低的中间制造环节则加大外包力度。
中间体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2017年以来,农化巨头开始新一轮的兼并收购,全球农化市场迈入“五足鼎立”格局(拜耳+孟山都、陶氏+杜邦、中国化工+先正达、巴斯夫、富美实),下游农化巨头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下游集中将促使上游供应商集中度提升,预计后期跨国公司将对自身供应商进行优化,淘汰部分综合实力较弱的供应商,龙头企业则能获得更好发展。此外,近几年国内环保趋严,部分小企业生产不稳定,对农药原药和中间体的供应产生扰动,对下游农化巨头原药采购造成影响,如富美实将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的核心中间体(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羧酸)集中外包给雅本化学和Saltigo。因此跨国公司在注重成本的同时,对于供应链稳定性的诉求也不断增强,后期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研发、工程和生产能力的要求将不断提高,优质龙头企业凭借自身在技术创新、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等综合实力的优势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外围市场供应将逐步回升,全球化学品供需更加平衡。根据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ICCA)的预测,2021年全球精细化学品供应将企稳回升,产量同比上升在4.5%左右,亚太地区增幅为5%(中国7%),欧洲为3.9%,美国为4.3%。
2.全球农药市场发展状况及主流产品发展趋势
根据PhillipsMcdougall的统计,2019年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为676.3亿美元,2019年同比仅增长了1.9%,整体市场长期呈现振荡上升态势。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宏观经济的波动、恶劣天气的影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下游需求的疲软等多种因素对农药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使得其发展过程出现多次较大的波动。如以10年为单位,全球农药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3%(1960-1970)、15.7%(1970-1980)、8.6%(1980-1990)、0.8%(1990-2000)、4.5%(2000-2010)和4.8%(2010-2019),近些年增速明显放缓,但是绝对值属于增长态势。从地区销售额占比来看,2019年亚太、拉丁美洲、欧洲与北美占比较为均衡,分别为30.6%、26.6%、20.1%与18.7%,目前亚太、拉丁美洲、欧洲与北美市场占比更加均衡。近5年全球植保市场低迷的一个关键因素,包括农产品库存高和需求疲软、导致价格降低、农场盈利能力和投入品购买减少等,主要市场(尤其是巴西)的高库存水平加剧了这一负面因素。2018-2019年市场再次趋于正常化,作物保护市场的价值逐渐回升,但期间包括货币兑换,美元兑欧元走强都是重要因素。
2019年市场的主要影响是天气条件,尤其是在美国和亚洲。在美国,春季播种季节是最潮湿的季节,随后的洪灾对农业部门造成了广泛影响,最******的是阻止了种植者进入种植区域以及破坏收割和运输渠道。在亚洲干旱是关键影响因素,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降雨量都很低。
根据KLEFFMANN的统计,全球农药市场发展进入低速期,其中2010-2019增速为2.5%,预计2020-2029年增速为2.3%。
2020年受全球性新冠疫情长期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考虑美元走弱,美元超发,实际上导致全球植保行业发展进入小幅增长阶段,这种形势将延续到2024年,年度增速为2.1%,其中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分别递增1.5%、2.3%、2.5%,其他产品保持在2.5%的递增。
除草剂仍然是主流农化企业的核心产品,此外除草剂抗性问题解决仍然是除草剂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研发成本高昂、监管环境和关键市场的监管行动已影响到活性成分的推出,同时转基因市场推广对选择性除草剂开发存在压制。目前美洲除草剂抗性问题尤为突出,但非选择性除草剂的抗药性问题在每个区域市场中都普遍存在。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控制草甘膦抗性杂草的需求使替代除草剂的销售受益,比如草铵膦、麦草畏以及HPPD类产品。近年来,许多新的除草剂耐受技术被推出,包括孟山都公司(现属德国拜耳)的抗草甘膦Xtend棉化、大豆和玉米(草甘膦、草铵膦和麦草畏耐受性)产品,陶氏公司(现为科迪华)的棉花、玉米上推出抗2,4-D、草铵膦和草甘膦等产品。这些技术持续在包括棉花、大豆和玉米在内的一系列农作物领域得到推广。总之,市场在监管、抗性发展、转基因推广以及新产品迭代方面达成一个平衡。中农纵横预计,2019-2024年全球除草剂市场以1.5%的增速发展,但除草剂发展低于行业2.1%的增速。
杀虫剂市场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和新烟碱类间竞替到了后期,显然酰胺类杀虫剂代表着新的驱动力。近年来,由于Bt作物的引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销售受到较大压力,特别是在Bt棉花方面,表现出抗棉铃虫、粘虫和芽孢病的农作物对相关杀虫剂使用产生了抑制作用,但最严重的负面影响预计将会过去,同时Bt吸纳玉米和大豆等越来越多的农作物作为最新技术推出,可能对杀虫剂总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也包括Bt作物抗药性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新兴市场Bt作物将继续推动需求,而杀虫剂市场负面影响主要在监管压力,且监管机构相关的影响已达到顶峰。包括巴西、中国和印度等杀虫剂市场可能提供进一步增长潜力,尤其是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面临监管的情况下,新烟碱、酰胺类杀虫剂将会持续增长,还包括非农作物是重要的增长动力。基于Bt作物推广和抗性发展、杀虫剂监管以及高效产品的替代,综合看来,总体是有利整体杀虫剂市场发展的。中农纵横预计2019-2024年全球杀虫剂市场发展呈现2.3%的增速发展。
抗药性发展仍然是全球杀菌剂市场稳定增长的驱动力。包括SDHI推出和主要市场的增长。其中,巴西的亚洲大豆锈病和西欧斑枯病是目前重要的流行病害,甚至包括小麦瘟病对水稻的威胁,最近已传播到孟加拉国,而在亚洲的进一步传播可能对该地区的水稻产量产生影响,预计这将大大有利于作物保护产品,以上这些因素成为传统杀菌剂以及新兴SDHI类杀菌剂销售的主要推动力。欧洲是杀菌剂销售******的地区(占全球市场的29%),欧盟严格的监管环境可能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主要产品(如铜、唑类、代森类)产品面临监管问题,市场下降明显。杀菌剂在种衣方面的应用成为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在美洲,因为农民希望保护其农作物免受土壤病原菌的侵害。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地区)持续吸收种衣技术,同时有望通过采用新技术(例如SDHI(fluxapyroxad和sedaxane)种子处理)代替低价值产品实现市场发展。
综合以上因素。中农纵横预计,2019-2024年全球杀菌剂市场表现将好于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将以2.5%增速进行发展。
其他产品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熏蒸剂、信息素(不具有杀虫活性)和其他非作物保护产品,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18.11亿美元。由于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是为了改变植物的生理或化学过程,从而使种植者受益。例如改变作物中特定化合物的含量(例如增加甘蔗中的糖含量),改变植物结构(例如降低作物茎高提高谷物收成潜力)或改善收成(催熟)。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因为东欧向日葵和油菜等作物对其需求加大,其重要性日益提高,此外棉花播种面积的恢复以及亚太地区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新鲜农产品的需求,也导致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长。熏蒸剂主要用于作物保护中,用于控制许多难防的害虫,例如线虫。其通常在高水平侵染时使用,所用活性成分通常对多种害虫具有活性。由于传统产品溴甲烷的限制使用,导致种植者可选择的品种减少,并且许多产品仅用于非农作物,例如谷物存储、出口前、检疫或设施病虫害管理。信息素被用作引诱剂以将昆虫吸引到含有另一种杀虫活性成分的诱捕器中,这个市场稳定增长,预计该产品在有机种植使用中受益。总体而言,中农纵横预计其他类产品(植物生长调节剂、熏蒸剂、信息素等)的市场每年将以平均2.5%的速度增长(2019-2024年),届时市场可达到20.46亿美元。
3.出口形势
如前文之分析,中国农药对出口依赖程度加大。在新形势下,国家主管部所和相关组织审时度势,多策并举,规范管理,政企协同努力,使得2020年我国农药出口创历史佳绩。2021年出口压力不减,主要出口国家货币和禁限用以及恶劣天气等风险,如巴西货币政策混乱,拉尼娜气候周期发生,多地疫情反复,仍有确定之中的不确定,都将影响出口情况和贸易成绩。
根据中农纵横长期的研究,对未来农药行业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1)关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走向。根据中美货币供应情况、走势及预期,和客户友好协商汇率,并且对报、结汇工作做到科学,防止汇兑损失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预计汇率呈现双向波动,今年上半年预计本币可达6.3,年度波动区间在6.3~6.7。
(2)虽短期内我国农药出口将继续增长,可也要密切关注印度等国境外疫情发展情况以及重大产能开工情况。
(3)关注中美贸易战走势以及单边主义经济政治化。
(4)原药和制剂出口退税率等同,仍然会推动制剂农药出口而调整原药和制剂出口结构,促进农药制剂出口增长。
(5)关注仅限出口登记农药增长以及目标国农药禁限用的情况。
(6)中国加入RCEP以及贸易协定的签订,中日韩自贸区的达成,东南亚和东北亚农药出口将会成为热点。
(7)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农药登记资料的互认,阿根廷、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的农业比重大的国家也将成为农药出口增长的地区。
(8)美国新总统拜登任期内,关注TPP的重启,预计中国政府会积极拥抱新的贸易协定和新的经济体。
(9)新《农药管理条例》、提高农药制剂的出口退税率以及仅限出口农药等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企业提高中国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逐渐降低原药、制剂贴牌和代工贸易产品比例,优化出口结构,形成良性的出口发展模式。
因此,我们要促进农药行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也要立足国内需求,加强绿色农药等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同时进一步推进产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行业向创制品种、制剂环节延伸,逐步提升在全球农药产品定价机制中的话语权。
结 语
2020
年的不平凡已经成为过往,“十四五”是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企业和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契机,在技术创新、市场推广、标准建设、环保安全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我们需要再接再厉,从而更好地服务两个市场。此外更好地应用优品、良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相信农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