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策 >

大数据“开处方”,小飞机撒肥料

——

2021-05-07 12:46:57

  昨日,在诸暨市暨南街道沿江新村的沿余家庭农场,操作手娴熟操作遥控器,一架大疆T30无人机载着25公斤尿素飞到空中,1.5分钟左右便完成了2亩稻田的追肥作业。“播撒精准、均匀,高度智能化,一个人即可轻松遥控操作,真是省工省力省成本。”现场观摩人员纷纷感叹。

  这是诸暨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无人机差异化变量施肥试验,相关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为国内首次公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专家参加。

  与大疆T30无人机配合的是一款高精度光谱遥感小型无人机,它能提前进行巡田监测,收集秧苗长势数据,之后根据诸暨市早稻化肥定额制施肥方案,用软件计算出每个单元的施肥数量,绘制追肥航线图。“你看这些显示红色光谱的,都是长势较好的,肥料可以少追。显示绿色光谱的说明长势较差,需要多追些肥。”大疆无人机相关技术负责人马祯一边查看连接无人机的电脑显示屏,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以前的人工施肥,施多施少主要靠经验,近几年开始推广的无人机施肥,也一般是整个田块不论长势如何,肥料用量完全一样。“该技术通过无人机遥感对水稻‘察颜观色’,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无损、快速、精准、大面积等特点。”马祯说,无人机可以将田块分成若干个最高精度为1米*1米的小单元,这次试验采用5米*2米的小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施肥“处方”,无人机对各单元“按需分配”差异化精准施肥,更符合作物需肥规律,还能实现科学减肥,减少面源污染。

  “无人机变量施肥很好地解决了因施肥不匀导致田间水稻生长差异大的问题,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人工成本,特别是对生产规模比较大的种粮大户,更加有应用价值。”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丹英对这项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近年来,诸暨市加快数字赋能“三农”发展,持续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数字化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分析农田植被、土壤养分、病虫害、温湿度等数据信息,可以为农业生产定量决策、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耿苗表示,将不断加强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将先进的数字农业技术引入诸暨,经试验成功后推广给全市农民。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