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有近1000万的返乡创业人员。他们利用自己打拼积累下来的资金、经验、技术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共产党员邓小燕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她放弃了沿海城市待遇丰厚的工作,返回四川老家当起了农民,为家乡的大米产业寻找发展新思路。几年下来,她带动数千名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本期的特别报道《田野上的党员排头兵》,我们就听一听邓小燕的故事。
剑阁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地形沟壑纵横,交通闭塞,这里是邓小燕的老家。通过读书已经在沿海城市落脚的她,因为一次偶然的对话,抱着改变家乡的初心,毅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四川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经理 邓小燕:我们镇党委副书记他分管农业的,他就跟我说现在家乡缺乏人才,所以希望我能带这个头。
剑阁县东宝镇素有“贡米之乡”之称,但由于偏远闭塞,销路一直不畅。
四川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经理 邓小燕: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当地的农户他的水稻卖的价钱低,而且很多时候是卖不出去 。
邓小燕决心要把本地贡米做大做强。然而,一个不懂农业的门外汉要牵头领着大家一起种贡米,村民的反应可想而知。
四川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经理 邓小燕:很多时候他们会把我当成一种骗子或者是搞传销的。
面对质疑,邓小燕选择了行动。她用自己打工积攒下来的30万元作为起步资金,引进越年再生稻,尝试解决原水稻品种产量不高的难题,还与合作的种植户签订了包销协议。
四川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经理 邓小燕:如果说产量没有达到预估的那么多,我也按这么多的产量来给你收,让他们有收入、有保障。
试验意味着风险和机遇并存。引进的新品种水土不服,百亩试验田试种失败,30万元投入几乎打了水漂。
四川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经理 邓小燕:很失落,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本身自己资金不够,再加上家里也是比较反对的,朋友很多他们也都不看好,那个时候整个的一个人是孤立的状态。
关键时刻,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邓小燕获得了20万元贴息贷款,创业园区还免费提供办公场地。靠着一股子执着劲和不放弃,村民们也渐渐地被打动。
四川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经理 邓小燕:农业这个东西它跟其他产业不一样,它其实是有生命的、是有温度的。因为你牵扯的东西太多了,你后面还有一帮的老百姓他要靠你,它不是一个生意了,它也不是一个事业了,它是一种责任和信念。
换种不成就换思路。邓小燕决定在精细化、流程化上面下功夫。选种、育秧、跑市场,邓小燕从头开始、重新出发。
四川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经理 邓小燕:目前这个位置就是今年我们集中育秧苗的一个基地,严格按照育秧的规范化标准来进行育秧,包括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样的肥、什么时候洒水,它对时间要求很高。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带动下,今年,当地贡米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带动周边3个镇1200家种植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与此同时,邓小燕积极引入互联网经营理念,推动传统农业“小而散”向适度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发展。
四川剑阁县新华村猕猴桃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杨景:我们合作社总共有100多农户,至少有三四十户是贫困户,电商这一块儿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销售平台,销量翻了一番。
同样的土地,不一样的思维,结出不一样的果实。邓小燕在深山里硬是蹚出了一条致富路,“贡米姑娘”也成为了她的身份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