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酒泉7月9日消息(记者高欣然)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已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目前的10.37亿亩,成为世界第一灌溉大国,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在一些缺水地区,如何做到节水灌溉,就成了当地的一道重要的课题。
日前,央广网记者探访甘肃省境内有着敦煌“母亲河”之称的疏勒河灌区。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现在正在向着现代化灌区迈进。
近年来,像疏勒河灌区一样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截至2020年底,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其中,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5亿亩,农业节水灌溉成效显著。
年降水量不足70毫米 蒸发量却达2800毫米
甘肃十年九旱,是我国农业灌溉缺水严重的省份之一。有敦煌的“母亲河”之称的疏勒河,孕育着甘肃省最大的自流灌区。即便如此,流域内年降水量不足70毫米,蒸发量却达到2800毫米以上。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副主任马乐平指着疏勒河流域平面图说:“河西干旱区没水的地方大多是茫茫戈壁,有水的地方才形成点点绿洲,在这样的灌溉农业区,水利对农业生产尤为重要。”
经过几代水利职工60多年的努力,过去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已经建成灌溉面积达134万亩的大型自流灌区,疏勒河灌区正在向现代化灌区迈进。目前,疏勒河灌区由昌马、双塔、花海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灌区组成,灌区内建有昌马、双塔、赤金峡三座水库,配套建设1100多公里干支渠和4050公里末级渠系,渠道总衬砌率97%以上,形成了蓄、调、灌、排较为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
昌马东北干渠(央广网记者 高欣然 摄)
修建矩形渠 可保五十年不坏
2011年开始,当地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推广田间滴灌技术。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规划计划处处长惠磊说:“修建矩形渠可以保障干渠50年不坏。”过去每个干渠需要职工每天进行3次巡视,但现在通过设置护栏、利用摄像头监测,减下了“人眼”,也避免了河道里丢垃圾等问题,供水保障不再是“老大难”。
昌马灌区东干渠管理段段长张建贵告诉记者,2015年开始,他们就开展了以磁致伸缩水位计为主要测报仪器的斗口水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试点工作,目前全灌区共建成698个斗口自动化计量点,121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实现水情实时在线精准计量,占灌区总灌溉面积的90%以上。张建贵说:“以前放水老百姓全靠肉眼观察,有时候说给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但现在设备读取水位精确到了毫米,足不出户便知用水信息,计量精准公开。”
昌马东干一斗渠(央广网记者 高欣然 摄)
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人均年增收690元
玉门市下西号镇塔儿湾村农民用水协会王会云说,疏勒河灌区水情信息应用系统实施之后,农户们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询水位流量,同时也能更准确把控水量,结束了过去靠人眼控制漫灌的历史。
大禹节水酒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辉荣算了一笔账,以种植玉米为例,原本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1亩地需要1个半小时的人工灌溉,采用滴灌技术后,每亩地只需要1小时的灌溉,据统计,农民一年人均增收可达到690元。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就充分使用了滴灌技术,饮马农场先后建设各类高效节水(滴灌)项目十二个,共计完成高效节水(滴灌)建设总面积7.35万亩,种植使用面积达5.1万亩,目前每年正常投入使用的面积达3.5万亩左右。饮马农场种植的洋葱主要向广东省、东南亚地区销售,洋葱需要的浇灌量最大,如果采取大水漫灌模式,至少需要800立方米水,但采取滴灌之后,只需要300立方米水。国有饮马农场一分场副厂长杜文强说:“节水带来的收益,是很直观的。”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的洋葱种植地(央广网记者 高欣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