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来源: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新增8种致癌物,幽门螺杆菌首次被列为明确致癌物。消息一出,社交媒体上,幽门螺杆菌“恐慌”阵阵袭来。
“幽门螺杆菌这个名字我似乎很熟悉,但总觉得很多人都感染过,所以没太重视,没想到它竟是明确致癌物。”看到#美国将幽门螺杆菌列为明确致癌物#这条微博热搜,网友们的反应大多有些震惊。
“很多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并不意味着感染这种菌没关系。相反,我们应该更重视它,因为感染率很高啊。”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主任张振玉看来,这次幽门螺杆菌受关注恰是一个契机,可以让公众更了解这个在我国有超过40%感染率的疾病。
全球超过85%的胃癌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幽门螺杆菌,但真正了解这种感染性疾病的人却不多。这是张振玉多年临床的感受,他介绍说,其实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可见,幽门螺杆菌感染从来都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病,只是我国民众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所以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尤为重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副主任医师邱海波感慨道,“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多注意一点,感染的可能性就小很多。”邱海波会反复向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和家属解释感染原因,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他举例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就可能间接导致感染率提高;此外,情侣之间亲吻或者家人之间共用碗筷,也会导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查出幽门螺杆菌,就要担心患癌吗?
“全球超过85%的胃癌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张振玉列出这个颇值得注意的数据,并分析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证据显示,肠型胃癌(占胃癌大多数)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估计,约90%非贲门部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总体作用次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在约1%~3%的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发生中起决定作用。“可以看出,在导致胃癌发生的诸多因素中,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中最可控的因素。这也是我们要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他总结道。
“我们要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但也不必过度紧张。”邱海波解释说,临床上约有九成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少部分会出现消化不良、胃痛或口腔异味等症状,只有极少数感染者确诊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会导致慢性胃炎,然后是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不典型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最后才到癌。进化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定往前发展,只有1%的概率会导致胃癌的发生。”邱海波的话,让很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放下了过度的焦虑。
但我们必须重视幽门螺杆菌,张振玉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观点。“因为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国家,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在张振玉看来,公众知晓越多胃癌危害的知识,越有助于推动胃癌预防。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发生率,尤其是早期根除。”这是张振玉多年临床和研究的结论,也是国内专家的共识。“在我国,多数胃癌患者发现患癌时已经是晚期,预后差。如果早期发现,就能及时治疗,预后也好。”张振玉说,但早期胃癌一般无症状或症状缺乏特异性,很难及时发现。“所以一旦发现患癌,就非常麻烦。如果能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减少患癌风险,我们的健康当然就更有保障。”
除非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会自行消失
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怎么办
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须进行治疗吗?
“我们建议尽早治疗,越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健康就越有保障。”张振玉说,“以前很多人觉得,如果没有严重症状就可以不治,但现在国内专家大多认为应该尽早治疗。”因为如果不治疗,很容易传染给身边人,同时也会加重罹患胃肠道疾病的可能性。“之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治了也会再感染,所以没明显症状就可以不管。但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治疗后的再感染率是很低的,普通人群的再感染率大概只有1.5%左右。”在张振玉看来,尽早治疗幽门螺杆菌能取得最大化效益。
“而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来说,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让其患胃癌的风险降低73%。”张振玉再次用研究数据佐证了及早治疗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哪些病症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李雷给出的结论是,约25%至3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等。“其实不只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密切相关,比如缺铁性贫血、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李雷说。
张振玉还着重提醒:“针对一些特殊人群,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更为重要,比如老年人群体。”老年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老年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得以改善,并在某种程度上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甚至还可以使部分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发生逆转。“只是,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常同时患有心血管、脑血管、肾脏和其他系统疾病。因此,在进行幽门螺杆菌治疗前,要根据患者既往服用药物情况、生理特点、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选择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张振玉说。
“我们还要明确一点,除非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会自行消失。”张振玉提醒,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不但危害人的健康,而且给社会和家庭的卫生保健造成很大负担。“因此综合各个方面,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非常紧迫。”据了解,他的观点,也是目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们的共识。
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两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治和管理策略:低感染率地区进行检测和治疗,高感染率地区进行筛查和治疗。“也就是说,低感染率地区,如果有消化不良症状的人,推荐自行去做相关检查,如果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那就治疗;而对于高感染率地区,我国正在争取进行大规模幽门螺杆菌的筛查,比如以社区为单位,社区医生可以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群众作相关科普和检查,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都建议治疗,除非患者自身身体有抗衡因素。”他还提醒,有胃癌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该定期检测。
“近年来,日本和韩国已开始实施全国性的幽门螺杆菌根除计划,以减少胃癌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从而节省后期的医疗费用。”在张振玉看来,全国性的根除计划是必要的,他的建议是“一步步来,在政府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努力下,我们要尽早实现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根除计划”。
我国约有64%的家庭至少有一位家庭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
防止“菌从口入”,最重要的是提倡分餐制
谈及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方式,张振玉认为,作为一种感染型疾病,用疫苗预防感染当然是最佳选择。“但目前还没有应用于临床的疫苗。”他说,关于幽门螺杆菌疫苗的开发,多年来国内外已经有过不少尝试,但由于其抗原制备和机体反应的复杂性,目前疫苗研究仍处于实验室和临床研发阶段。“此外有些牙膏宣称抗幽门螺杆菌,这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张振玉说,“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预防幽门螺杆菌,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家庭内传播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方式。根据目前的研究,我国约有64%的家庭至少有一位家庭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张振玉提醒,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经治疗很少痊愈,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成员始终是潜在的传染源,存在持续传播的可能性。
在张振玉看来,减少家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性,最重要的就是提倡分餐制,因为这可以极大减少“菌从口入”的可能。
“分餐制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张振玉说,所谓分餐,就是餐食餐具分开、专人专用。“我们中国人觉得大家一起吃饭热闹,互相夹菜显得热络,但是如果共同就餐的人中有一人携带病菌,那么他使用过的餐具就可能带有病菌,别人用他用过的餐具或者吃他餐具动过的菜时,就很可能被感染。”不但是幽门螺杆菌,不分餐还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肺炎病毒、厌氧链球菌、口腔球菌,还有新冠肺炎病毒等多种病毒,张振玉介绍。“所以聚餐时,最好是把菜分好,自己吃自己的。至少也要使用公筷,这是必须做到的。”
而且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提倡分餐制就更有必要,李雷提醒说:“很多老年人带孩子,喜欢先咀嚼食物再喂给孩子,这种喂食方法其实也非常容易将幽门螺杆菌和其他病毒传染给孩子。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所以一定要更加注意。”
在李雷看来,因为涉及很多传统和情感因素,在我国推行分餐制确实有一定难度。“这也体现了提升民众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如果大家都明白了混吃的危害,也就不会觉得分餐的人是不合群了。”李雷建议,不但聚餐时,平时家人一起吃饭,也要分餐食、分餐具,筷子等也不要混在一起。“筷子不好分,可以每个人用不同花色的,这样就不会用错了。”这是李雷的“小妙招”。
“新春佳节将至,又到了一年中的聚餐高峰,大家可以互相提醒,分餐不减氛围、分餐不减感情、分餐是更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张振玉感慨道,当分餐成为聚餐的日常,很多病毒感染率自然就降低了。(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