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连体大棚里,整齐地摆设着一排排烤育苗池,这些用钢管和金属网搭建的育苗池分为上下两层,底下这层离地约30厘米,往上1米左右,则是第二层。薄薄的塑料膜铺在育苗池中,盛满了池水,用塑料泡沫制成的育苗盘漂浮在其中。
“建好的时候,不少乡亲赶来看热闹,形象地比喻:‘烟苗住进了高低床’。”指着眼前的立体式育苗池,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镇烟农合作社技术员尹家智乐呵呵地说。
芷村镇此前一共有8个烤烟育苗点,分散于8个村小组,既不便有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乡亲们的取苗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在当地烟草部门支持下,芷村镇烟农合作社借鉴外出学习考察的经验,建起了这个立体式育苗工场,将全镇的烤烟育苗工作归集于此。
立体式育苗的最大好处,是在同等面积下实现育苗数量的翻倍增长,而且方便管理,是推行高效农业的一个好法子。
早春的阳光,已显出几分夏日的热辣,刚踏进育苗大棚,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借着适宜的温度,前些天播种的第一批烟籽已开始萌发。“我们考察学习时看到的是三层立体式育苗池,回来一搞试验,发现光照不够,便改成了两层。”尹家智说,这几年合作社还总结了一个经验:上下两层的育苗盘定期调换位置,以便培育壮苗。
芷村镇立体式育苗棚。邓楚瑜 摄
整合了全镇的烤烟育苗,省下的成本用在何处?尹家智说,他们从2017年开始,免费为偏远地区的烟农送苗,每年能为乡亲们减省取苗成本15万元以上。
立体式育苗工场每年的使用时间只有2个多月,空余时间有些可惜。去年,芷村镇烟农合作社与一个种植人工菌的商贩建立了协作关系,由商贩提供技术和菌种,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利用闲置的育苗大棚搞人工菌种植,合作社得到的收益用作发展生产经营。
“等人工菌的种植规模稳定后,合作社也考虑以现金的方式向全镇烟农进行分红。”尹家智说道。
作者:邓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