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兴安大地春潮涌动,生机无限。
4月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种植基地的实验大棚里,科技人员正将16000份水稻种子样本撒向28000个育秧盘。这些从遥远的海南三亚“南繁”而来的种子,正是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研究的第八代“蒙隆”系列水稻。
2018年10月16日,袁隆平院士亲自带着科研团队来到革命老区兴安盟考察高寒地区水稻产业,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正式组建。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从30000份到16000份的样本优选,从零基础到13个表型稳定的高世代水稻新品系的培育、推广,这支科研团队只有一个目的:为内蒙古草原培育出真正独具优势的水稻好种子。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建站以来,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同时开展了优质高效北方寒地水稻、耐盐碱水稻、旱作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模式等多项研究,有效提升兴安盟大米品质,为兴安盟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培育一粒良种 播撒万千财富
水稻种植在兴安盟有100多年的历史,这片寒地黄金水稻积温带赋予了水稻生长诸多有利因素——肥沃的土地、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还有最适宜的温差。然而这么多年,因为自主品种稀缺,没有当家品牌,优质土地产不出优质大米,让兴安盟大米“养在深闺人未识”,一直在低端市场上踯躅。
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打造出专属于兴安盟的水稻好品种?如何推进兴安盟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广大稻农获得好收成,过上好生活?
带着袁老的嘱托,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4位专家张玉烛、裴又良、刘建兵和付佰科一起来到兴安盟,开展科技攻坚行动,开始了天南海北的南繁北育,过上了“候鸟”一般的生活。
兴安盟到长沙、再到三亚,无论是在试验田里还是研究所中,4名专家带领科研团队大大缩短水稻繁育的时间。千淘万漉始到金,品质好、高抗性、产量高的水稻良种——“蒙隆”系列种子正式面世。
当袁隆平院士第一次品尝自己团队种出的兴安盟大米时,高兴地写下:“东北上游,净产好米”“红城粮安,草原香稻”,并欣然为兴安盟大米代言。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连续举办三次测产暨现场观摩会,承办两届兴安盟大米论坛,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相关新闻累计浏览量达5亿人次,有效提升了兴安盟大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品质好,更要产量高,这是优质大米的基本要求。目前培育出的13个水稻新品系,有3个获得自治区品种审定证书。2022年我们计划继续上报10个品种,2个国家级品种审定,8个自治区品种审定。”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站长王世刚说。
袁隆平院士始终心系草原,2020年初,在海南三亚正式推出“袁梦计划”,向全国推广兴安盟大米。 2021年,袁老逝世后,他的儿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继承衣钵,北上内蒙古,继续推进“袁梦计划”。“我们一定要给老人家一个交代,我们一定会给兴安盟大米繁育工作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在2021年6月18日的“一中心一基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揭牌仪式上,袁定阳信心坚定地说。
改良一片土地 肥沃万顷良田
地上不长草、牛羊吃不饱……这是科右中旗南部地区盐碱地的真实写照。2018年,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科右中旗建立了盐碱荒漠化土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进行土地修复治理及土壤质量提升的实验,筛选耐盐碱新品系20余份,建立了耐盐碱水稻选种圃,连续三年实现亩产超500公斤,达到了高产、稳产。
2021年9月25日上午,专家组对随机挑选的3块稻田进行测产,平均亩产537.5公斤,相比上一年又有突破!连续三年实现亩产超500公斤!这个结果让现场所有人感到无比振奋!
“这块地的盐分在6‰到8‰左右,pH值在8.2-9.6之间,这种环境农作物是很难生长的。但是我们通过培育耐盐碱的种子和土壤改良等一系列技术改造,成功地将这里变成了千亩良田,这在全国非常具有示范意义。”王世刚告诉记者。
通过实施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有效缓解了土壤盐渍化,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生态效益明显。pH值和电导率分别降低了10%和22.1%,有机质提升13%,全氮提升0.35%,有效提升5.7%,速效钾提升30%。
节水增产是农业的两大课题,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对旱作水稻品种进行了大量的选育,筛选出适宜水稻旱种品种10个;对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浅埋滴灌、旱地直播等栽培节水技术进行精心测试,亩产分别达到538公斤、478公斤和447公斤。
培养一批人才 留下无限希望
2021年9月28日,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旱作水稻收割现场,来观看测产的人群挤满了地头。
“以前一直羡慕周边有水田的人家能种水稻,比种玉米的收入高多了,总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靠种水稻赚钱。可今年不一样了,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专家教会我们旱作水稻种植技术了!”五道河子村农民韩玉激动地说。
3年来,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编撰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研究和产业化》等教材,对水稻种植大户、合作社社员等进行栽培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5000余人次。在全盟5个旗县市18个乡镇32个嘎查村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3项,推广面积59.3万亩,有效促进了先进科研成果推广转化。
依托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技平台和专家团队的科技力量,兴安盟本土科研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盟农牧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荣获“草原英才”个人2名,兴安英才团队1个,自治区创新先锋岗2个,自治区创新先锋号1个,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本土科技力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盟里还柔性引进水稻育种、栽培技术专家8人,绿色通道引进博士1名、硕士29人,为推进水稻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久久为功,方能善做善成。2021年9月24日,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西白音嘎查260基地测产传统稻单产715公斤,实现袁隆平院士为工作站确立的三年内每亩增收100公斤的目标!兴安盟共有稻田135万亩,水稻增产为7.5万名稻农人均增收3000多元,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为兴安盟水稻种植翻开了崭新一页!
“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个留得下的工作站和一支带不走的科研队伍,这更是袁老留给兴安盟的一笔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王世刚说,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将不负众望,进一步做精做强大米品种、品质、品牌文章,为兴安盟大米生态、安全的本色提供稳健的技术保障,引领兴安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作者:韩学文 李健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