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农村,空气清爽,阳光明媚。
走进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太平村村民陈海伟家里,院子里干净整洁,宽敞的客厅窗明几净,沙发、茶几、彩电、冰箱等一应俱全。房屋后面的几间鸡舍格外显眼,鸡舍里数千只海兰褐蛋鸡整齐排列,“咯咯咯”的叫声不绝于耳。
陈海伟正拿着蛋盘捡拾鸡蛋,“养鸡可是个好产业,鸡养大了能卖钱,下的鸡蛋也能卖钱,鸡粪送到地里种庄稼,还省了买化肥的钱。”看着自家的鸡茁壮成长,陈海伟心里乐开了花。“我从2001年开始养鸡,目前有六千只的规模,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能赚十来万。”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在离陈海伟家不远的定西学军腾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学军一大早便起来,侍弄着他养殖的牛羊,添水喂食,清洁打扫,一丝不苟。
马学军原来是安定区石峡湾村景子岔人,属于山区村。2010年从山区搬到鲁家沟镇太平村搞养殖,一开始是租用当地合作社的圈舍。2019年,在当地流转了7亩土地,成立了定西学军腾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补贴帮助下,规模逐年扩大,收益也越来越好。
“刚来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日三餐吃的都是面,这几年条件好了,钱越赚越多,现在是顿顿吃饭不离肉。”说起这两年的生活变化,马学军变得滔滔不绝。“现在合作社存栏有60头牛,300只羊,去年纯收入200多万元。今年我计划再继续扩大规模,顺便把周围山上的一些荒地流转过来种植饲草,这样既能把荒地利用起来,降低养殖成本,又能绿化环境。”
在安定,像马学军、陈海伟一样,依靠养殖业增收致富的人不在少数。近年来,安定区突出“三区”养殖模式,持续扩充畜禽总量,通过畜牧良种补贴、标准化养殖、特色优势产业等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引、育、繁、推”良种繁育体系,养殖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走进定西香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看到圈舍内数千只牛羊或站立、或俯卧、或在啃食草料,场面格外壮观。
多年来,合作社不断延伸牛羊养殖产业链条,在增加产业收入的同时,通过养殖技能培训、兜底销售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牧草种植、牛羊养殖。
香泉镇村民张斌便是受益户之一。在合作社的带动下,2021年,他的养殖规模达到了30来头牛,繁殖出来的牛犊、小羊羔平均每年能卖20多万元,增加了家庭收入,日子也越过越好。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良种投放、优化种源、技术指导,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回收小牛羊,从而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定西香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副总经理马怡军介绍。
据了解,目前安定区各类畜禽饲养量已达到471.66万头只,存栏236.09万头只、出栏235.57万头只。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养殖企业16家、养殖专业合作社279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2家、规模养殖户1.5万户。
作者:张璐璐